第184部分 (第2/4页)

里,风雨的心中不由一动,萧剑秋一心想借此机会掌握圣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拥有着先帝血脉的辅政王,只有在圣龙帝国千年传承的的心脏发号施令,才更具备正统的意义,也才能够令天下人争相拥戴,这也正是萧剑秋屡次不惜血本要夺取圣京的意义所在。

为了更为深远的战略和政治上的价值,立志要中兴圣龙的萧剑秋的确别无选择,在风雨留下辅佐其主掌朝政的誓言书之后,双方的结盟也就成了势在必然的事情了;而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不能够实现这样的抱负,局限于鄂州一隅,恐怕才是对这位当今圣龙皇室难得一见的奇才最大的讽刺吧?

但是皇甫嵩呢?

这头老狐狸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会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不背后捅刀就已经是万幸了。

在这次出兵联盟的事情上,皇甫嵩却一反常态的好说话,虽然也提出了很多条件,但总觉得都是一些细枝末节,根本无关于战略大局,或者是非常遥远暂时无法实行的,如此痛快真是匪夷所思,让风雨不由得产生了不祥的预感。

只是如今自己毕竟是有求于人的一方,为了三家联盟以缓解危机,不得不做出了包括交出这次联军指挥权在内的重大让步,对于皇甫嵩也自然不能够有什么过多的要求,所以在被推举为盟主的皇甫嵩如此坚持下,实在不好进行干预和反对,真是可恨!

总之不管怎么说,现在绝对不是一举解决燕家军的好时候!

风雨很快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在如此的形势之下,联军不但没有什么太大的胜算,而且相反还很有可能会被燕南天反戈一击,一败涂地。

面对这样的情形,风雨就更为惋惜自己没有伏击到燕家军了。

早知道还不如放弃死守昌华,采用逐次抵抗、逐次退却的战术,应该同样可以达到拖延时间完成后方部署的效果。

回想起先前的部署,风雨感到有些后悔。

当初蒙璇和尚兴为了阻止自己死守昌华,曾经不约而同的提出了这样一个替代方案,事实上风雨自己也不是没有想到过,但是在对这两个方案进行了非常慎重的比较之后,风雨还是选择了前者。

在风雨而言,之所以最后否决了这样的方案,主要是因为昌华到锦州之间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川,不适合部队处于劣势之下的野战;而如果要放弃锦州把战场进一步西移,则不得不顾虑到政治方面的影响和其他藩镇的反应,以免平添变数。

没想到的是,自以为采取了保险的方案,却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变数——三万人装备参差的军队在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竟然顶住了二十万精锐雄师的猛攻,这不能不算是圣龙帝国军事上的一次奇迹。

幸好通过这次战役让风雨军突现出一员优秀的将领,并且打出了风雨军的军威,也没有太吃亏!

事到如今,风雨也只好如此安慰自己了。

“风侯,根据情报燕南天正在秘密调动军队,有迹象表明这次派来特使和我们谈判,唯一的目的便是拖延时间和进行离间,这位燕大帅恐怕眼下更期望自己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而不是谈判上进行妥协!”

就在风雨和魏廖谈话的时候,李中慧脸色有些沉重的走了进来,给风雨带来的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缓兵之计,外加离间?”

风雨略带讽刺的猜度着对手的用意,愣了一会方才皱了皱眉,面对着妻子似乎自言自语的说道:

“你看燕南天是因为女儿的死或者和呼兰人的联盟,方才决心和我们势不两立;还是仅仅因为他的自尊不允许自己在劣势的情况下言和?”

不管怎么说,风雨始终都不相信燕南天会因为意气或者和呼兰人那种根本不牢靠的政治协议而拒绝与自己和解。作为一个优秀的统帅,燕南天完全应该具备冷静和理智的克制,从战略的高度来做出取舍。

“我想两者兼而有之,但主要是因为燕南天希望用一场大捷来增强自己谈判的地位,以强者的姿态来结束这场战争!”

显然,妻子的判断和风雨一致。

“那么,这场战争还真是有点难以收场了!”

风雨苦笑着说道。

尽管战争是也只能是政治的延续,但是千百年来的历史上,又有多少的战争是在理智下进行,在理智下结束的?在白骨遍野、血流成河的背后,更多的却仅仅是因为高居上位者某种或者简单或者可笑或者冲动或者不合常理的心血来潮,以及莫名其妙的理由,发动了起来,无论是否达到了这些高高在上者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