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2/4页)

时也无奈。

和洛信一样,秋风军的统领秋里也是风雨自幼的好友,不同于莽撞的大个子,冷静而且沉稳的秋里,是风雨最为有力的臂助,从当年风雨军的初创,到后来历次事关存亡的决战,无论地位还是功绩,秋里都是风雨军中仅次于风雨的将领,秋风军的名字便是其在风雨军建立初期重要地位的见证,而秋帅的称呼更是奠定了秋里的权势。

如今,因为在凉城那一场昏天黑地的决战中痛失了妻子银铃公主的他,将无限的悲痛化作了满腔的仇恨,执意前往圣京,即便是风雨也不能够阻止。

“目前绝对不是风雨军扩张的好时候!”

唯一敢正面反对秋里的,是坐在风雨左首的魏廖——风雨军情报体系的首领、血衣卫的创建者:“圣京的防御力量太强,诸侯们随时都有可能组建新的反风雨同盟,风雨军能够拿下圣京,却无力对抗全天下!”

魏廖如是说,丝毫不顾对面双眼锐利如剑的秋里盯着自己。作为风雨麾下如同狗一样忠诚,如同鹰一样敏锐的血衣卫统领,唯一的目标便是揪出一切反对风雨的敌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给风雨军任何一位重臣面子。

“那就在他们建立同盟之前一一消灭!”

对于血衣卫统领的话抢先做出反应是黑狼军统领,二十多岁的耶律楚振。

恰好位于那个血衣卫的魏廖对面,和秋里一起坐在风雨右首的年轻人,心中的仇恨也许比秋里更为强烈,因为这个毅然抛弃草原举族归顺的家族到目前为止,在向风雨竭力证明自己忠诚的同时,也和这段时期风雨军的主要敌人燕字世家之间,横亘着包括父兄耶律明雄、耶律留铂在内的无数族人的鲜血。

“我的表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风雨显然并不在意自己的部下之间所产生的意见对立,他不动声色的将话题转给了一直默不作声坐在魏廖身旁,也是紧贴自己左首的云济,此次随风雨入京的风雨军高级官员和将领们,除了近卫军统领欧仁和随军长史金岑不在之外,就剩下云济一个人没有说话了。

“果然是一个擅长权术制衡的主君!”

云济苦笑,其实他一点都不想卷入这场争论,因为就理智而言他并不赞成风雨军如今急促的扩张,但是他也不想因此当面得罪那些主战的武将,毕竟这些将领掌握着风雨军绝大部分的实力,也是风雨军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这一场争论却和他所致力的新风云世家发展基本无关。

可惜,如今风雨却显然不想让云济这么悠闲自在的成为旁观者。让所有的部下互相牵制,始终都是风雨驾驭整个集团的宗旨,更何况风雨对于云济在当日巴蜀总督人选问题上的故意退让,心中也多少有些不满,这一次是决心不让他再作旁观了。

云济避无可避。

“诸侯们对于风侯的畏惧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团结和反抗的力量,此次宪政的推行固然是宣武帝手段的高明,同时也已经说明了中原各路藩镇们对于凉州的顾忌,所以一味的强硬决非风雨军的最佳选择!何况——”

虽然不愿意,不过云济还是表现出了自己应有的气度。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表弟,这个神州日益突起的霸主,是绝对不会重用一个不敢坚持主见的部属的,反倒是可以容忍当面抗拒的部下,更何况虽然直言不讳为让那些将军们生气,但是在言路开明的风雨军中不为自己利益的就事论事,还是能够赢得人们好感的。

所以,云济的发言简单然而坚决:“何况,此刻各路诸侯云集圣京,乃是奉天子之命商讨宪政,我军如果贸然攻击圣京,便是与天子抗衡,与天下为敌!

“鉴于我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伤惨重,而新征服的领地也隐藏着很多的问题,盘踞西南数百年的皇甫世家并未完全臣服,强大的麦坚也决不会就此不顾印月半岛的传统利益,因此对于风雨军来说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巩固和消化现有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四处招惹敌人,击杀燕南天不过是争一时之气,实在无益!”

“这些诸侯趋利避祸,何足道哉?更何况我军兵锋所指,乃是勾结呼兰、扰乱朝纲的逆贼燕南天,师出有名,谁敢议论?就风雨军自身发展而言,乘胜追击四分五裂的燕家以扩大战果,也恰恰符合兵法的正道!”

秋里毫不相让的反击道,和风雨军中大多数一味只知道厮杀的武将不同,秋风军统领虽然抗命,但是他对于战略大局的领悟却一直是风雨所欣赏的,此刻娓娓道来,尽管结论不同,却也自有依据。

“秋帅所言也有理!”

云济无奈的顿了一顿,眼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