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2/4页)

十七年,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一三四七年(黄河掘出一只眼石人前四年),黑死病自亚洲随着商业路线,传入欧洲,三年内,英法人口死三分之一,百年战争为之停顿三年。

一三六○年(韩宋帝国建国第六年),英法百年战争第一次战役终,历时二十四年。英王放弃继承法国王位,法割若干土地与英。

一三六九年(明王朝建立第二年),(一)英法百年战争再起,法军进攻英国在法国的领土,英军节节失利。(二)蒙古帝国所属察合台汗国大将帖木儿,夺取汗位,建都撒马尔罕(乌孜别克撒马尔罕),史称帖木儿帝国。

一三九二年(蓝玉案大屠杀前一年),(一)日本南朝并入北朝,南北朝时代终,历时五十九年。(二)高丽王国政变,国王王瑶让位给他的大将李成桂,高丽王国亡。明年(一三九三),李成桂改国号为朝鲜(王瑶忽然想起来向中国索取鸭绿江北岸,在四世纪末,那是被高句丽王国占领的一片土地。动员全国军队,分道并进。当军队发现是进攻中国时,大为惊恐。大将李成桂遂把王瑶逐下宝座。李成桂即位后,向中国上奏章谢罪,请求册封,中国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此事使我们回忆八世纪八十年代,回纥汗国所发生的同样政变,也由反对进攻中国而起)。

一三九五年(蓝玉案大屠杀后二年),英法百年战争第二次战役终,历时十九年。英国把在法国的封地,大部分割给法国。但英王娶法王的女儿当皇后。

第二十八章 第十五世纪

明王朝在血流成河中通过瓶颈,这是它的好运气。

仅只比明王朝晚一年,在中亚兴起的帖木儿帝国,正决心恢复蒙古帝国东方的故有版图。一四○四年,靖难之后结束第二年,帖木儿大汗从他的首都撒马尔罕;出发东征,进攻中国。不料在中途逝世,军事行动中止。如果帖木儿不适时的死,根据已知的资料推断,明王朝以当时残破的力量,势将无力抵抗。一个新的异族统治,可能再现。

明政府不久迁都北京,一度力图振作,北征蒙古,南收交趾,更向印度洋发展。然而,这种并不算好的好景也不过三十年。四十年代后,中国第三次宦官时代来临。

本世纪末叶,伟大的哥伦布船长发现新大陆。文艺复兴运动进入高潮,欧洲正以无比蓬勃的精神,投向海洋。而中国却奄奄一息,暗无天日。

一 朱棣的大屠杀

靖难军跟中央军的战争,历时四年。最后,皇帝朱允炆失败。他本占有各方面的优势,甚至拥有最好的将领,但他缺少周亚夫那样杰出的统帅。黄子澄极力推蔗李景隆,当总司令李景隆一败再败时,黄子澄又为他掩饰,希望他能扭转局势,李景隆反而溃不成军。黄子澄仍不主张处罚他,只撤职了事,无法挽救的颓势就这样造成。

一四○二年,靖难军渡过长江,挺进到应天(江苏南京)城下,撤职居家的李景隆,率领他的家丁叛变,开城门迎接。朱允炆得到噩耗,纵火焚宫自杀。

——不过民间坚信朱允炆并没有死,据说,朱允炆在危急时打开祖父朱元璋留下的秘密铁匣,里面有一把剃刀、一份度牒(和尚证明文件)、一件袈娑(和尚衣服)和碎银币若干(逃亡时零用)。于是剃发为僧,从宫后水门逃出,浪迹江湖三十余年。到四十年代一四四○年,当时的皇帝是朱棣的重孙第六任皇帝朱祁镇,恩怨已消。朱允炆才表明身份,回到宫中。终其天年。

朱允炆既死,朱棣继位。他可以说因祸得福,如果不是削藩,他不过仍是亲王。但他对力主削藩的黄子澄一批人,并不因此而予宽恕。他效法老爹朱元璋的手段,展开合法的屠杀。在这次屠杀中,刑事诉讼法中的“瓜蔓抄”,发挥强大的威力。那就是,逮捕行动像瓜藤须蔓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凡是能攀得到的,就攀住不放,辗转牵引,除非当权人物主动停止,否则能把天下人都网罗俱尽。

黄子澄当时担任祭祀部长(太常卿),处斩,全族被杀。齐泰,前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处斩,兄弟全体被杀。方孝孺,教育研究官(文学博士),朱棣对他特别厌恶,屠杀十族,连朋友学生都包括在内,八百七十三人死亡。财政部副部长(户部侍郎)卓敬,处斩,灭三族。现任国防部长铁铉,磔死。教育部长(礼部尚书),陈迪,磔死,六个儿子被杀,亲属一百八十余人,廷杖后贬窜蛮荒。总监察官(御史大夫)景清,磔死,用瓜蔓抄法,逮捕所可能逮捕的他的家属和亲戚朋友,以及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使他故乡一连数个村庄的村民,全数处决,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