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的就是怕后来者有他们这六个高手的庇护不思进取,我如今因为他们这六个神将而得意,实在是太不应该,如此,有何面目当得他们六个一句‘掌教’?倒是当时太霄子还不如将他们六个毁去了省事儿!”纪太虚想到这儿,忽然又有一个念头:“若是太清教的掌教真的因为这六个傀儡而不思进取,哪有资格当得太清教的掌教?这六个傀儡就像侯府马厩中的马,有了它我也是走路,没了它我还是照样走路!”

纪太虚想到这儿说道:“你们既然在这里无用,不如等会儿就跟我出去,我这些天正有些事儿!”

“尊掌教法旨!”六名神将跪下齐声说道。

“那现在你们就带我进去!”纪太虚说道。

“是!”六名神将站起身来,一起走向台阶后的大门,用力将其推开!纪太虚眼睛一花,四周的场景一变,发现自己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完全不见身后有什么大门。

“掌教!”一名神将说道:“这方天地大小五十余里,四周山水乃是开辟之后自然形成,中间的太上峰乃是文始真人掌教用法力开辟!”

纪太虚抬起头,发现一座高可接天的山峰耸立在那里,好似一根擎天大柱!纪太虚跟着六名神将向山峰走去,发现四周的山水草木都是自然生长的普通的植物、普通的山水,既没有经过修葺,也不是什么饱含灵气,就是很普通的山水草木!

“这方世界开辟之后,可曾扩建吗?”纪太虚问道。

“未曾!”一位神将说道:“从开辟至今大小一直未变,这里只是历代掌教休息之处,因文始真人掌教不喜他人打扰所以才开辟了这方世界,除了太上峰上的几所宫殿茅庵之外,这方世界未有其他建筑,文始真人之后的历代掌教也都是如此!”

纪太虚听了这话,心中感叹到:“这才是真正的道门高人,道法自然,万物莫害!不像玉京的瑶池和五毒老祖的洞府,穷尽了无数机巧,费尽了无数的装饰,可是到头来能有什么用呢?‘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哪里应是修道之人所为?”

纪太虚跟着六位神将来到半山腰,只见半山腰处有个五丈大小的空地,空地之上有棵弯着腰的松树,树枝如同大伞一样遮在下面的一张麻席上,麻席旁边是个小小的木案,上面有一本摊开的《道经》,道经上压了一个九寸的玉符,一个鸡子大小珠子当做镇纸,木案上除了这些之外别无他物,木案之下是两件天蚕丝道袍,松树下还放着一张蒲团,松树上还挂着一把宝剑!

纪太虚有些疑惑的看着这里,十分的不解,这里的东西摆设的不伦不类的,到底是干嘛的?

“这里是什么地方?”纪太虚问道。

“这就是历代掌教住的茅庵!”一个神将说道。

“这就是茅庵?”纪太虚有些惊讶,连根茅草都没见到,也能叫茅庵?

“是!”那名神将回答:“除了这方茅庵之外,山顶上还有一间宫殿!”

“带我去!”纪太虚怔了半晌,方才说道。

“是!”几名神将躬身说道,而后便领着纪太虚去了山顶!

第三十七章 混元一气元胎

待到几人来到了山顶的宫殿中,这是一座十数丈高的宫殿,通体都是一种玉青色,飞甍碧瓦之中有一种超脱与物外的意念。宫殿上一个匾额,匾额是三个篆书大字“太上殿”。

“掌教真人!”一个神将说道:“这间太上殿是供奉太上道祖的所在,整个大殿都是在一块儿巨大的玉石中雕刻出的。”纪太虚走进宫殿之中,宫殿正中间有个青玉供案,供案上除了一个写这“太上道祖”的排位其余什么也没有!甚至于连个香炉,都没有,更别说什么香花供果了!

纪太虚看见孤零零的一个排位不禁腹诽道:“这太清教还真是将其理念教义发挥到了极致,在正殿竟然除了太上道祖的牌位什么也没有?估计若不是想立个道祖的牌位连这间宫殿都不会建!”纪太虚给太上道祖行了个礼转到后堂,但是纪太虚发现后堂并没有供案!

“这是什么意思?”纪太虚心想:“如果正堂没有历代祖师的牌位的话,后堂也应该有啊!怎么后堂也没有?”

“不知道太清教历代祖师的牌位在哪里?”纪太虚问道。

“没有!”一个神将说道。

“没有?”纪太虚说道:“怎么会没有呢?”

“会掌教真人!”那个神将说道:“太清仙境中确实没有历代掌教的牌位!”

纪太虚摇摇头,仔细看了看周围,发现无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