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2/4页)

别处。苦海不觉心酸,遂即翻身下马,上前一边除草一边喃喃道:“爹,娘。孩儿不孝,这许久没来看望二老,连草都长高了。”他说着叹了口气,又苦笑道:“不过用不了多久,孩儿便能与二老相见了。只是孩儿未能完成爹娘遗愿,有负二老对孩儿的期望,心中甚感惭愧。”

苦海顿了顿,又接着道:“孩儿本不敢忘怀爹娘的谆谆教诲,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身。奈何孩儿太不争气,以至于令爹娘含恨,祖宗蒙羞。孩儿一直不能原谅自己,为此一度消沉……”

他拂袖拭去墓碑上的尘土,幽幽道:“朗朗乾坤,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自甘堕落的呢?正所谓菩萨脚下好念经,黄金面前难自爱。为官如若不正,必然流毒无穷,贻害苍生。奈何孩儿生性孱弱,一但入仕,只怕会经不住威逼利诱,从而腐朽。为了不成为千古罪人,孩儿这才放弃抱负,遁入空门,从而寂寞一生。”

苦海沉寂了半晌,忽然抬眼望着湛湛青天,感慨道:“也许你们会说孩儿是在逃避,又或是自卑自责。但每当我面对这浩瀚宇宙,大千世界时,那些富贵功名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世间一切的繁华利禄,只不过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念想罢了,在孩儿看来,皆为虚妄。其实人一生真正能够拥有的,仅仅是一颗心而已,又有什么可以永恒的呢?”

苦海整理好坟案,抚摸着墓碑露出无限思念,跟着淡淡道:“天上地下的诸佛中,孩儿最敬佩的就是地藏王菩萨。因为他有舍我取谁的勇气,并为此发下宏愿。生为男人,孩儿可谓不忠;生为儿子,孩儿可谓不孝;生为父亲,孩儿可谓不仁;生为兄弟,孩儿可谓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我不下地狱,又叫谁下地狱呢?甚至孩儿死后,都将化做劫灰,永消万世。”

“人生原本就充满遗憾,孩儿惟有作为一名行者,才觉得无愧于心。”苦海说着叹息了口气,又喃喃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该还世间一个清平了。待孩儿到阴曹地府,再向二老当面请罪吧!阿弥陀佛!”他默默地坐了许久,这才向父母的墓碑纳头拜别。

便在这时,平地忽然卷起一阵大风,扯得苦海宽大的袖口猎猎作响。蒲公英满天飞舞,好似晶莹的雪花,为小山岗平添了一抹凄凉。苦海仰望苍穹,只见红日西沉,孤鸿悲鸣。然而他却义无反顾地跨上神风,向着北方的地平线飞驰而去。

夕阳正浓,晚风如歌。余晖沐浴着苦海清瘦的身躯,竟泛起一层蒙蒙金光,直到消失于天地之间。

第三十九章 大道至简 第五节

熊天霸神功初成,一出山便将埋藏的宝藏挖出,然后四处招兵买马,并笼络了一些部族,还真就建立起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他趁大宋朝疲于应付江南战事,半年之内连下数城,并占领了关中要地长安。

这日,熊天霸闲来无事,便来到郊外散步。他也不知自己早被传成大魔,人人畏如蛇蝎,骑马一路摇摇晃晃而来,竟是百步之内无人敢靠近。这人一旦达到某种境界,便会对这些俗事见怪不怪。熊天霸见百姓畏惧自己,便觉得是自己有了威严,反乐得逍遥自在。

他沿着淮河一路来到终南山下,只见青山隐没在翠柏之中,云龙出没于奇峰之间,果然是个人杰地灵之所。熊天霸说是来游兴,其实只是想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伸展伸展拳脚罢了。

也许是《三华心经》所记载的武功太过博大,熊天霸一直未能尽数解读,充其量也就练成了五六分。不过他自信即便是只练成了一半,普天之下也再无对手可以匹敌。每每想及此处,熊天霸便会意气风发。可一旦想得深了,他的内心又会有那么一丝落寞。

熊天霸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峭壁下,先将耳熟能详的幽冥鬼爪、阴风掌、修罗绝命刀演练了一遍。待身体活动开了,这才提气练起了心经神功。只见其轻轻一发功,周围大地便仿佛受到了牵引,竟是为之一颤。他双手来回摆动,方圆三丈内顿时形成一个气旋,而且还在不断地变大变强,到后来竟如龙卷风般飞旋着,并发出一阵令人心悸的呼啸声。

“哈啊!”熊天霸对着十丈外的树林发功,将整个气旋推了过去。只见气旋所过之处,飞沙走石,草木不存。就连臂膀粗的小树,也经不住折腾,而被连根拔起。气旋声势浩大地冲入树林,以摧枯拉朽之势,连毁了近一亩地的山林,这才渐渐消弭于无形。

熊天霸见还有那么三四棵大腿粗的树干,屹立着没有倒下,只是光秃秃地,仿佛刚被霜打过。他心有不满,于是走到近前,隔空连出数掌,这才将所有树木全部摧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