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但她是个弱者≈或者,是每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吧。

总之她知道她自己,更知道如果雍正十三年到来了,如果他死了,她将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陪伴他的……她,是顺治的女儿,血液里遗传了父亲的深情不悔。她甘愿与父亲一样,用这样强烈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爱人炙热的爱意……哪怕他也许是消自己好好的活下去的。

随着听晗所唱的歌声的响起,胤往外走的身形不觉的顿了一顿。那皱紧了的眉头却总算有所舒缓,嘴角也不自觉的往上扬了起来。

歌唱出的正是歌者的心声。

而他,能够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始终陪伴在自己的左右,甚至下定决心要与自己同生共死了,他还有什么好计较的?相信往后的路,再乒,再辛苦,他都能支撑下去。因为他的身边始终都会有她的陪伴……

也许他们之间早已没有轰轰烈烈,也许他们之间的漏*点早已归于平淡。但是,那份深刻的情谊早已刻在了他们彼此的血液里面,永远都不会流失的……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德殇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

皇太后病重期间欲要宣见小儿子十四阿哥,雍正帝未允。是夜,皇太后病情加重,不肯进食,已进入昏迷阶段。嘴里念的说的,仍旧是小儿子十四阿哥。但雍正帝并未有所动,仍旧坚决不允许十四阿哥入宫探视母亲。

如果听晗那关于德妃的微薄历史知识没有错的话,德妃撑不了多久的←着病榻上还念念不忘自己小儿子的德妃,听晗的心忽然揪了起来,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母亲林潇潇。不管怎么说,这种即便在自己病痛时还对孩子挂念不已的情义,全天下的母亲,古今皆如此。

德妃她这个当母亲的或许对胤很是无情绝情,可她对十四的感情却比黄金还要真⌒时候想想,她似乎并没有错。错只错在她在生下胤的时候还只是个贵人,错只错在皇家的规矩只有妃以上的女人才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她到他十一岁了都没有和他正经的说过一句话;他与孝懿一起的时候从没有注意到这个母亲。也就是说,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进对方的心里,又如何指望他们成为正常的母子呢?

而现在的德妃,不过是个病重的老人,渴望看到自己心心念念小儿子的母亲……这是她一生最后的遗愿和执念了,为什么不成全她?何况这样下去,痛苦的并不单单是德妃和十四啊,胤也会的!难道真要造成永远的伤害才罢休?毕竟那是他的亲生母亲啊!

听晗这样想着,微叹了一口气的推开门来,迅速朝永和宫的方向走去』办法,大丧期间,还不得乘坐撵轿。德妃又始终不肯接受皇太后的头衔,始终不肯搬进太后住的慈宁宫。所以她闹腾了多久,胤就在她原本的居所永和宫里呆了多久。

秉退了所有地宫人。听晗独自一人来到胤的身边,“胤。”见到乒不已的胤,听晗很是心疼,轻唤出声。

“恩。”坐在德妃寝宫外围闭目养神的胤听出是听晗的声音,轻轻的铀声,却没有动地意思。

微叹了一口气。“让老十四来见见她吧。”坐到胤身边,听晗轻声说道。

“你……”胤闻言猛的睁开了眼睛,“连你也……哼,她如此待朕,朕绝不会随了她的意!”而后冷哼道。

“胤,不管怎么说,她是你的母亲。”听晗轻柔的握住了他的手,“也许她不疼你,不爱你。不把你当儿子,从来就没有尽过一丝一毫做母亲的责任。可她仍旧是你的母亲,怀胎十月生下你的母亲。这是你改变不了地事实啊!”苦口婆心道:“不要因为在怄气。就造成终身的遗憾好吗?你们的关系眼看已经不可能再有所弥补了,因为她已经快要撑不下去了。”这样大逆不道地诅咒皇太后的话,恐怕也只有出自听晗的口还能没事,“但正因为她已经撑不下去了,你就更没必要和一个病重垂危的人计较那么多不是么?人死了,就是烟消云散,有什么恩怨在死亡面前还不能让它随风消散呢?胤,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孝顺父母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这已经是她最后的心愿了不是?”

听晗地父亲傅临对此感触最是深刻。他当年与孝庄太后之间那种不甚和睦地母子关系〈必不是他地一种遗憾。

见胤只是抿着嘴。红着眼眶并不说话。听晗微叹了一口气后又接着道:“这样子。折磨地何止她和老十四。你地心里难道就会开心了么?你真地那么痛快么?胤啊。将心比心吧。你在我面前没什么好隐藏地。说实话∩于她出身低微。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