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粱褂薪废恪��

椒香?就是说这里面种了香料?

仔细检查,还闻到了橙香、桂香,虽没结果,但都开着花。

面儿跑进种子房,那些罐子上不是贴在植物名标签吗?虽是篆文,可是仔细认不难认的。

“酸、甜、苦、辛、香……”

竟然有几十种分类,显然这里面的花木不是普通的草木,应是一片药林。中国的调料、香料、水果不是既能食,又能入药的吗?

再进制药房一看,恍然大悟,这里的柜子上贴的标签,把外面的药林功能,作了准确的分类,分为“味、药、香”三大类,药类又分“药和膳”两类。

有膳便有食!面儿又跑出去,可是她从没见过这么多植物,在繁花碧叶中,有好多都认不得。

搜遍了足足有两三亩大的药林,连一颗黑黍子都没有!原来极乐洞天也有‘死穴’。

虽然里面有果树,可是都没结果,饿呀!饿得前胸贴后背。我还是先出去设法弄点吃的,或者——

脑子里闪过一个主意,若是在外面抓到一只野鸡,或者什么,不是可以弄进来烹饪吗?反正这里面有现成的厨房和各式调料!

实在不行,弄点玉米进来,磨成粉,做成馍吃也可以呀。

面儿拍拍头,摸摸石头戒指,想着外面,眼前一闪,又回到了外面的大石头处。

6 吃玉米秆

“嚓,嚓”

大石头上有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头上绾着个圆髻,穿着无袖蓝布衣,曲腿赤足,坐着正撕玉米秆子吃,吃得“嗞嗞,嘶嘶”的很起劲,很有味。

原来这里有人,定是先前说话的人,面儿蹑手蹑脚想避开,那少年似感觉背后有人,蓦地一转头,看到一位比他大些的漂亮姑娘,穿身月白的细棉布衣,衣缘上绣着粉色的花朵。吓得抓起地上的毛镰,跳起来,抡圆清秀的眼睛,指着她大声喝问:“你是谁?怎么进了我家的玉米地?”

“我碰巧经过这里,日当正午,见这石头下可以避荫,便想来歇一会。”面儿本来想一下进极乐洞天的,可是他手上的青碧的甜玉米秆子吸引着她空空的肚皮。小时候,她在乡下的外婆家吃过玉米秆子,象吃甘蔗一样,挺好吃的。

“二娃,你在和谁说话?”面儿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面儿吓得往旁边一跳,回头一看,背后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长得乌眉黑目,额头略方窄,穿得和二娃一般,肩上扛着一捆已经切成三四尺长的,翠碧的玉米秆子,突然出现在面儿后边。

他看到有个姑娘在这里,十分意外,把一大捆玉米秆子放在地上,审视地看着她。

这个是二娃的哥哥,大娃吧?面儿喉头动了动,看着地上的甜玉米秆子,现在进极乐洞天,毫无意义,又不是要躲在里面,永远不见人,毕竟她得在人世间生活。正好要想法弄点吃的。学着古人的样子,向大娃拱下手,极礼貌地道:“不好意思,我迷了路,穿进了你们的玉米林,正想找到路出去,好找个地方吃饭。”

“咕咕……”肚子不争气地发出肠鸣,面儿粉脸羞红,低下了头。

大娃想了想,除了从他家的院子后门进来,别处没有入口,唯一有个地方可以进来,便是东头的木篱下有个水洞。那是种青苗前后才用的,现在收玉米了,所以那里是个干洞。

看她不象干坏事的人,恐怕真是在外面走饿了,想钻进来找点吃的。庄稼人天生厚道,弯腰从那捆玉米秆里抽出两截,递到她面前,“先吃点玉米秆解饥渴吧。”

面儿大方接过来,感激地看着他兄弟俩,说声“谢谢”,就撕下块片玉米秆皮,一只手拿着皮子下端,含在嘴里“嚓嚓”地嚼几下,然后“嘶嘶”地用力吸里面的甜汁。

二娃看着她,又开始“嗞嗞、嘶嘶、嚓嚓”地在吃玉米秆。立即,大石处,传来一片吃津津有味地吃玉米秆的声音。

“大娃,午时过了,收拾东西,回院子吧。恐怕你娘中饭都作好了。”深茂的玉米林里,传来个成熟浑厚的男人声。

“爹。”大娃跑进林子里,和他爹说了地里来了个姑娘,他爹钻出玉米林,穿着个黑色的无袖对襟,背上背着一大背满满的玉米,惊诧地看了面儿一会,“姑娘,你是从那干洞子爬进来的吧?”

面儿脸大红,停下吃玉米秆,不作声。人家都说得这么白了,她可不能抵赖。

“你莫怕,我们姓刘,要是你饿了,跟我们回去吃点稀饭,歇歇脚吧。”

“谢谢刘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