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2/4页)

在玉荷的帮衬下,已经完了作为礼品的饰。怀文见那藤箱里还有两只饰匣子,便抬头看乐以珍。

乐以珍在这二人进门那一刻,就已经猜出他们是谁了。她的目光只在刚刚相识的诸位掌柜身上徘徊,也不看这迟到的两位。怀文见她这样的神情,便将藤箱一合,回到了怀明弘身边站好,等主子的话。

吴大荣和郑方经寻到各自的位置后,冲着主位抱拳拱手:“二少爷…二太太…”

他们将怀明弘放在前面,怀明弘便将脸一沉,捧着茶杯没有应话儿。再看乐以珍,像没听见这一声问候一般,继续跟东林书院的梁先生说着话:“咱们书行现在都出什么书呀?”

“回二太太的话,大部分是经史子集,也出一些前朝野史~钞,名家文集。”

“哦…有没有想过出一些儿读物、家用百科之类的书籍?”乐以珍也只是脑子里突然跳出来的一个念头,就随口问了一句。

“那个…咱们月朝有例,民间书行出书,凡类别在大月光熙书目》之外,需要报国子监批示备案,二太太的想法虽然新奇,但如果具体实施下去是拿到国子监批文,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梁先生如实答道。

“我想知道,这类书如果印:来,有市场吗?如果能拿到国子监的批示能组织出编写这类书的人手吗?”话一说起来,乐以珍现自己对这件事蛮有兴趣。

“在下觉得二太太所说的儿童读物,该不是通常所说的蒙学读本。至于说到百科,目下在大月朝行流通的尔雅》,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在光熙书目中被归为经部,如果我们能编写出适应当下的百科全书来,胜在新巧,相信赢面会比较大的。”梁先生一说到书目光也是熠熠生辉。

“好!”乐以珍知今天不是详细讨论此事地好场合。“我这几天会巡行各处生意。等我去到东林书行地时候。咱们再仔细讨论一下这件事。”

东林书院和书行。虽然在读人中名气响当当。但是做怀氏生意地一支院是一个搭钱地地方。而书行仅仅是为了养活书院。怀远驹历来将此视为一种怀家仁惠天下读书人地善举。只为赚名声。不为赚银子。因此从做生意地角度来行在怀氏产业中地地位是不重要地。

今天乐以珍以代理当家地身份甫一露面先关心地是书行地生意。这让梁先生有些兴奋。

两个人结束这一简短地交流之后。乐以珍笑着拍拍手:“我今日与二少爷来此。只为与各位掌事见一面。在老爷休养这一段日子里自当晨兢夕厉。也希望各位掌事能比老爷在时更多用一份儿心思在此先谢过你们地忠恳辛劳。”

乐以珍说完。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做不来抱拳拱手。便微微地一低身堂下地十几位鞠了一个躬。堂下地掌事们虽然仍在怀乐以珍会不会做生意。但是基于她地言行有度。基于刚刚拿到手地宝贝。他们此时对这位当家太太地印象颇好。于是众人纷纷起身回礼。口称“那是我等本份。二太太不要客气。”

茶行地吴大荣和药肆行地郑方经也不得不随着大家站起身来。可是从进来到现在。乐以珍和怀明弘就没跟这二人说话。连看都没看过来一眼。二人不免有些尴尬。众人落座之后。郑方经却仍站在那里。对乐以珍说道:“二太太。内子昨晚痼疾作。折腾得晚了。因此今儿一早没能及时赶过来。二太太莫怪。”

“哦?”乐以珍觉得自己第一天亮相,也不好逼人太紧,便笑着一点头,又问吴大荣,“郑先生是因为夫人作旧疾,那么吴掌柜因何事迟来?”

吴大荣恨恨地白了郑方经一眼,以手撑案,将他肥大的身子从椅子上支起来:“我…我就是没起来,我在怀氏茶行做了一辈子了,我们家祖辈都在茶行做事,大家都知道我这点儿贪睡的习性。”

在他眼里,乐以珍只是一个小女子,他的孙女都快长到乐以珍这个年纪了,因此他并不把乐以珍放在眼里。乐以珍感受到了他对轻蔑,轻轻一笑:“嗜睡也是病,瞧吴掌柜这身形就知道了,郑先生是名医圣手,不如有空了治治病吧。”

堂下众人一阵哄笑,郑方经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一脸的尴尬。正这当口,乐以珍突然说道:“今天就说到这儿了,大家散了吧。刚刚得知郑先生的夫人有恙,趁天色还早,我和二少爷去看望一下郑夫人。”

“哦…”郑方经登时脸红脖子粗,“不敢劳烦两位当家…”

“不麻烦,车马都是现成的,礼物也是现成的,我只走一趟就成。”乐以珍一边说,人已经站起来身,走到郑方经面前,示意他起身带路。

郑方经“哦哦”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