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琉璃不大在意的挑了挑眉,“是么?我也不大懂。横竖长史有时间煎茶,我便喝上几杯,他若是忙了,我也不会来摆弄这些物件,敏娘若是喜(炫书…提供下载)欢,这种茶饼大约还有一些,待会儿我让人都包起来。”

张敏娘怔了一下才低声笑道,“不必劳烦阿嫂了。”眼里的光芒却黯淡了下来。

琉璃依然是一脸随意,“既然叫我一声阿嫂,又何必客气?”

张敏娘身后的婢子忙笑道,“启禀夫人,我家娘子平日是喝惯了石花的。”

蒙顶石花,茶中号称第一的绝品?琉璃眨了眨眼睛,回头看向紫芝,“这石花什么的,家里可有。”

紫芝想了半刻,脸上才露出恍然的神色,欠身在琉璃耳边回道,“启禀娘子,婢子想起来了,咱家原是有的,可阿郎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来就没让安家郎君们从长安再带过来。”她的声音明明压得很低,但一字字说得清晰舒缓,众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张敏娘身后的婢子脸色顿时有些发僵,张敏娘手上也是一顿,垂下眸子默默的喝了一口茶。

琉璃抱歉的笑了笑,“家中没有此等好茶,我便不献丑了。”

张敏娘放下茶杯,脸上的笑容更优雅了三分,“阿嫂休要听那贱婢胡言,做妹子的头回上门,岂能偏了阿嫂的好东西去?说来敏娘倒是给嫂嫂备了一份小小的薄礼,不成敬意得很。”

琉璃早已注意到了张敏娘的婢女手里拿的那个小小的长盒,待她揭开剔红雕花的盒盖,才见里面竟是一支乌沉沉泛着紫色光泽的六孔洞箫。看得出材质极佳,打磨得也精细,琉璃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便放了回去,“这支紫竹笛倒是极好的。”可惜自己和小米几个都不长于笛箫,家里吹得好的大约只有裴行俭,却是多年不见他碰这个了。

张敏娘微微一笑,“是敏娘做着玩儿的。我自幼便爱抚琴弄笛,可在西州,竹笛颇易皲裂,我索性便托人从江南带了上好的紫竹,自己也问了些人,慢慢琢磨着做了出来,虽然粗糙,倒比旁处过来的笛子经用一些,阿嫂莫要嫌弃。”

原来不但是精于琴箫,还是心灵手巧的,这样说来还真是巧了琉璃点头笑了起来,“原来如此,真真是难得我这当阿嫂的也不好拿那些俗物推搪你了,不知敏娘这些日子可忙不忙。”

张敏娘怔了一下,心中念头急转,笑道,“我能有什么事?不过是手头不过有两支给家中姊姊做的笛子还未完工……不知阿嫂有何吩咐?”

琉璃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无妨敏娘稍候片刻,自然知晓。”转头便吩咐道,“把架子搬出来罢,今日便能得了”

小米欢呼一声,带着两个洒扫的小婢女便奔进了房子,紫芝则带着人搬出了月牙凳、琵琶等物,云伊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却又不愿意插话进来,此时更是满脸笑容,眼睛都亮了三分。惟有张敏娘和自己的婢子相视一眼,都有些茫然。

没过片刻,小米几个便小心翼翼的抬着一个怪模怪样的木架从里屋走了出来,那架子大约一人多高,前面两条木脚之间放着一块薄薄的木板,木板背后有木条支撑,木条上又有一支木脚向后撑地,看去甚是稳当。待得三人把木架抬到了院子正中,木板的另一面转了过来,张敏娘这才真正的吃了一惊:木板上绷着一张米色的绢帛,上面画着分明正是阿史那云伊,身着红衣,手持琵琶,肌肤的纹理、衣襟的褶皱,都画得细致入微,整个人竟似直接能从画上走下来一般。

眼见琉璃将些许胭脂色的颜料化入清水,又调一些淡墨,分别用狼毫小笔蘸了,在看着已是画得极好的画面上重新勾勒起来,偶然退后一步看一看画,又看一看云伊;云伊则是画架前方的月牙凳上坐了下来,满脸怡然的随手弹起了曲调悠扬的凉州曲,清越的声音几乎连飞鸟都会为之起舞;小米已忍不住跟着琵琶曲调哼唱起来,准备颜料清水的动作里都带上几分手舞足蹈的味道;另外几个婢女也舍不得走,远远的站在画架背后,指指点点,说说笑笑,整个院子里一片欢歌笑语。

张敏娘看了看微笑着拨弄琵琶的云伊,又看了看在画架后挽起袖子勾勾点点的琉璃,心头一时竟是说不出什么滋味。她原本做好了所有准备,为的就是让这位将后院把持得风雨不透的库狄氏,看清楚自己的容貌才华,让她担心,让她出手,自己才能有一线的机会,没想到被震住的,好像竟是自己……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琉璃复勒完所有的衣纹,侧头看了片刻,把笔往青瓷笔洗一放,笑了起来,“好了云伊你自己过来看看。”那原本便十分清晰明丽的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