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一顿饭结束,外头天已黑尽,又围着桌子吃了一盏茶,秦氏就起身告辞。

杨夫人还欲挽留,杨二奶奶笑道:“横竖婶婶回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要走的,今儿歇歇,明儿再好好说话。”

杨夫人领着两个媳妇亲自将秦氏、明玉送上轿子,又安排了几个婆子打灯笼。等回到这边,明玉才真正觉得累。

秦氏情绪已好些了,到了屋里就让明玉也下去歇了。明玉见她亦是满脸倦容,又不想说话的样子,就退了出来。

回到这边屋里,周嬷嬷立即上前禀报:“王福已侯了一个多时辰等着见姑奶奶。”

虽然时辰算不得多晚,毕竟赶路也累,王福等着见她,定是有要紧的事儿。衍哥已睡了,明玉让云妈妈先守着,又怕说话吵着秦氏,便去抱夏见王福。

王福一进来就跪在地上请罪:“老奴有负姑奶奶重用,办砸了差事。”

明玉怔了怔,晓得他说的是租宅子的,不觉松了口气,笑道:“我也明白你的难处。”叫他起来坐下说话。

王福不敢坐,站着细说,道:“本来徐小爷要帮老奴寻房子,岂料徐小爷来了之后,又有别的事。老奴寻访了两天,皆没找着合适的,杨大爷晓得了也帮着寻……这里原是不预备出租的,好在杨二奶奶认得主人家,杨二奶奶出面才租了下来。”

那杨二奶奶看起来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三间正屋里头的东西,都是她安排的。但明玉没想到,这里也是她帮着找的。

王福见明玉真没生气,才慢慢坐了下来,细问沿途上的事。又提到他们一路上听到的那些传闻,与大奶奶说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有人问他们要不要买丫头使唤。

“……我们瞧着那丫头行径怪异,又想到传闻,只怕姑奶奶、夫人路上出事。”

即便是买丫头,也不是见个人都能买,牙婆子这个行当也有规矩,手里要买的丫头小厮,先要到当地的官府画押,得到官府许可才能卖。买了丫头,同样要去官府登记。倘或平常人家觉得丫头不好要卖了,同样要找牙婆子来领了去,并非想买给谁就买给谁那么简单。

王福无缘无故提到这事,除了担心,应该还有别的缘故。

明玉道:“我们路上没下船,四爷也一道,老太太又多派了两个管事护送。你们后来可甩掉那人没有?”

王福道:“说了几句话,那人许是猜着徐小爷、杨大爷做买卖,又见徐小爷穿戴富贵,便拿出别的东西要卖。老奴跟着徐小爷瞧热闹,其中有件东西倒是听说咱们家有过。”

明玉心头一跳,忙问是什么。

王福也不敢肯定,想了想谨慎地道:“不是那等绝了迹的,别的东西普天之下一模一样的也有。老奴瞧着,倒有些像七姑奶奶、十四小姐那一对羊脂玉镶金手镯。”

明玉当然记得明珠、明珍有这么一样首饰,应该说她和明珍一人一只。是明珍婚事定下来后,那天明珍过生日王夫人送给明珍的生日礼物。因为一对,明珠喜欢,明珍就送了她一只。羊脂玉本来难得,打磨做工皆讲究,镶金的话对技术要求更好,否则一块上好的玉石就彻底毁了。可想而知这一对的手镯的价值,明珠不舍得戴,怕磨损了,也只有出门做客才会戴上。自然,才得来的那几天,几乎不离手。王福本是陈家的下人,三太太又是那样的性子,晓得明珍、明珠有一对价值连城的手镯算不得多奇怪的事。

王福毕竟没见过那一对手镯的样子,明玉又叫他细细描述,却是越听越心惊。这样名贵的首饰,通常不会做出太多一模一样的,即便材料做工一样,花纹却通常都不一样。而王福所描述的这个,竟连花纹也和明珠、明珍的一样!

难道是巧合?

明玉忙问:“后来怎么样了?”

王福道:“虽然价钱很便宜,可我们都猜着,那些东西八成是赃物,并不敢买下。”

的确,倘或因一件赃物牵扯出别的事就麻烦了。也许是多心,就如王福所说,除非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东西,否则就有一样的。

转念一想,明珠的事,王福也晓得,他特意来说这事,必然也和自己一样,怀疑那东西真的是明珠的。倘或是真的,说不定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当初诱拐明珠离家出走的那个人。只是,明珠的事……

明玉闭着眼养了养神,陈老太太想找出那人,是怕有朝一日那人又冒出来,说出什么话。干那种行当的,都是提着脑袋过日子,指不定那天穷途末路,来个鱼死网破,彼时,陈家想瞒也未必瞒得住,即便咬死不承认,多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