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孙策所料不错,袁术派人将宅子团团围了起来,一扫方才在城外的悲戚模样,张口就向孙策要孙坚在洛阳捡到的那颗传国玉玺,而且看架势,是不拿到手誓不罢休。

孙策便趁机对他说孙坚留下的一千军队之事,有用玉玺换回这一千人的意思,袁术却只作不知,言语间的意思是——孙策不拿出传国玉玺,就休想走。

就算是拿出来了,也只是允许他自己南下募兵。

现在的情况却是由不得孙策不低头,将玉玺交了出来,换家人平安出城。

看到那颗将她带到这儿来,一度找来祸事的玉玺交到袁术手中,萧若意味深长地看了袁术一眼。

……

孙策总算可以扶灵南下,一路上带着寡母幼弟,脚程放慢了很多,过襄江,石亭,巢湖,颠簸了一个多月才到曲阿,此时江南春意已浓,江水之畔处处垂柳,暖风一吹,漫天都是柳絮。

一个多月下来,萧若和孙策身边那些人也差不多都混熟了,程普从一开始的冷眼相对,到现在也能与她和颜悦色地说几句话,还有孙策的几个弟妹……其中比较失误的是以后的吴大帝孙权到目前为止还是当她与路人无异,即便是萧若可以地区讨好也视之不见……

萧若大受打击之下,只得用我又不是金银,不可能人人都能讨好的陈年论调来自我安慰……

……

孙策去安葬孙坚,萧若是外人,不用跟去。

面前是浩浩江水,小红马站立在一边,身后还十分扫兴地跟着几个孙策派来明说是保护她,其实是监视她的人。

柳絮往脸上扑,小红马似乎觉得很不'炫'舒'书'服'网',不停地打着响鼻,不耐烦地抬脚踏在地上。

察觉到它的焦躁,萧若转过头想要安抚它,手出来,却僵在半空——

一直没有察觉,原来小红马已经长得这么高了。

顺手将粘在马鬃上的白色柳絮扫去,抬起头来,只见铺天匝地的柳絮还在乘着和风拂来……

比起北方,曲阿算得上十分太平,似乎离乱世很远……

有点像当初的荥阳。

算算时间,虽然董卓已经先后将各路诸侯都击退,但是差不多大限也该到了。

董卓势力一夕瓦解……徐荣会如何?

萧若正望着江水出神,忽然听到后面传来程普的声音:“姑娘,将军已经下葬,夫人和公子都上船了。”

一句话将萧若从沉思里拽了回来,她转过身看见程普,问道:“他们去哪儿?”

程普走过几步,道:“公子送夫人和弟妹去江都居住。”

萧若点点头,却发现程普没有动,不由得问:“程公不去?”

程普道:“丹阳郡太守吴景是夫人之弟,公子的意思是我先带人去丹杨郡招兵……姑娘和我一道。”

招兵?

“我和你去招兵?”

萧若愣住——孙策真把她当男的用了?

程普似乎也有些想不明白,没有否认,看她的目光却有些怀疑,显然也不知道孙策此举到底意欲何为,只是现在招兵是大事,不能耽误,沉默片刻,也只得到:“事不宜迟,我等立即上路为好。”

萧若想了想,嘴角忽地有了一丝笑意,点点头:“……好。”

……

丹杨隔曲阿不远,只是一路都是山路,山势险阻,程普也处处小心,说是丹阳郡民风彪悍,盗匪横生,一不小心就可能丧命。走走停停几天,好容易到达,丹杨太守吴景的态度十分冷淡,并没有要协助的意思,只叫程普自己募兵。

所谓穷山恶水多刁民,丹杨山险,民多果劲,却是募兵最好的地方。

吴景只画了一块郊外的地给程普,作为募兵扎营之处,粮草军饷什么的,还得要程普自己想办法。

程普几次去跟吴景商量,都没有得到资助。

招兵的事只得暂时搁置下来。

萧若本来就没怎么把招兵的事情放在心上,没有事做也乐得在城中闲逛,程普管不着她,却每次必然叫人跟着,不用想也知道是孙策的吩咐。

此时南方尚未完全开化,这个城池算得上十分热闹繁华了,建筑和北方的不大一样,屋顶都以单面斜坡的形状为主。

路边挤挤嚷嚷的小摊却不少,汇集着五湖三江之地的商贾。

萧若的目光被路边一个小摊上摆的椭圆形器物吸引住了,下意识伸手取了过来。

浅黄色,前后六孔,是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