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偶尔划过的闪电撕裂了夜空,映照出在深夜里前行着的马队领头的是徐荣。

马蹄上都绑着防止打滑的布条,冒着疾雨顺着山脚下蜿蜒而行。

正在此时,忽有一骑破开雨幕而来,马跑得太快,在赶上马队的时候,几乎连人带马翻落到山谷里

徐荣一伸手拉住了马缰,止住了马的去势——

“将军!”马背上的韩睿几乎倒冲出去,只是还顾不得稳住,便急着汇报道: “刚打探来的消息,曹操主力已经往南寿春袁术而去!但是有一队人马昨夜连夜过了九里山。不知现在正在徐州何处!”

听到曹操的名字,徐荣的脸色明显一沉,盯着雨幕沉默了片刻,扔过兵符,对韩睿道:“你连农回彭城,令杨含驻兵九里山,去乾津召回张辽。

“是”韩睿接过兵符 紧紧一握,正要打马回转,忽想起什么,掉转马头道:“贾先生说,董贵人胎像不妙,问将军……”

徐荣看了一眼前方笼罩在而幕里的山。肯定地道:“三日之内,我带华佗回彭城。 ”

……

帐外连绵的两声连绵不绝地响着……梦中骤然被惊雷吓到,萧若从昏睡里醒转——

胸口还停留在心悸里,下腹的剧痛却将她的意识瞬间扯回了清醒。

床边尘着的侍女不停地擦拭着她额头上的冷汗,见她伸出手,忙伸手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司空去请名医了,贵人不要害怕,孩子安好。 ”

萧若反过手,忍着几乎可以将人撕开的疼痛,紧紧握着侍女的手……

转眼之间,那双手上已多了浅浅的红痕。

恍如梦呓的喃喃脱口而出。恍恍惚惚中,似乎那人就在身边,似乎握着的就是他的手

她缓缓地收拢指尖,蹙起眉,想说什么,却除了一声低低的唤,便再也除了喉咙里带着疼痛的呻吟之外发不出一个字。

侍女听到那一声……吓得大气也不敢喘。

“娘娘醒了么?”

听见另一人揭帘进来询问,她慌忙出言掩盖: “娘娘方才被魇住了……并未醒来。 ”

等应付过那人,再回头的时候,只见萧若已经侧过身,蜷着身体靠过来,脸轻轻挨在她的手上。

就在她犹豫要不要扶她睡到枕上的时候,手背上已悄然湿了一片——

此时, 谯县郊外,邙山。

到了后半夜, 雨势非但没有减弱,还越下越大,浙新有倾盆之势……

背后的战马都忍不住不妥地抬起蹄子打响鼻, 曹操也再忍不住,拨出剑来,对栅栏中屋里投在窗户上的蜡黄灯光中的黑影道:“医者救人为先,老匹夫你休要不识好歹,孤再给你一盏茶的时间,要么你出来,要么弧影了你这邙山。”

雨幕里安静了一下。

紧接着屋里响起话音,与他的怒意相比,这声音要平静许多。

“老朽医术不精,不敢替司空看脉,司空还是请回吧。”曹操怒火上窜,咬牙冷声道: “既然如此,就勿要怪寂不客气。”说着正要下令军队冲进屋里绑人的时候,华佗的声音又慢悠悠地响了起来:“窗户上悬着短刀一炳,乃老朽平日看诊所用,若是司空执意要进来,此刀虽钝,但也利得破老朽的喉咙。 ”

几乎是下意识地,曹操举起了手,制止了背后的人。

强压住怒气,抬眼再看向窗户:“你为何如此记恨于我?”

“你自去问徐州几十万惨死你刀下的百姓生。”

回答的声音依然悠缓,却带上了不可察觉的悲哀和怜悯。

曹操手中的剑越握越紧……

许久许久……才再次艰难地开了口,声音甚至带上了点恳求的意味:“先生怎么才肯随我走?”

还未等他开口,又恳切地道:“实不相瞒,孤这次并非为了私事,是为了陛下现在唯一的子嗣。”

蜡黄灯光满着窗口,投在床上的影子定定不动。

曹操见事态有好转,神色一振,往前两步走到华佗前面:“当今陛下身患重疾,神志不清,弘农王又为董卓所杀,汉室无人,社稷垂危,先生真不肯出手相救唯一的龙裔?”

原本从影子看来,拿笔的人正在缓缓走笔行书,此时却忽然停住了,停在半空,笔的影子也浓厚,像是要将白色的窗布染出一点重重的墨迹来。

将这一幕收入眼底,曹操眼眸深了几分,嘴角也不自禁微微扬了扬——

“医者仁心,先不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