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被那些家属感恩戴德的一通感谢,律师也只能把苦果悄悄吞下。

不过受此打击,此人从此以后行事中规中矩,签订合约处理条款滴水不漏,竟是的渐渐声名鹊起,名利双收,到那时再看,这桩事对他也不知是祸是福了。

独孤鸿斯诺所买的房子在帝都大学外围,距离帝都大学如果走路,约莫需要七八分钟。

以帝都大学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三四个街区,内里培训中心林立,几乎集中了北半个华国30%以上的高等教育机构,这片地域有一个名字从两百年前就沿袭下来,叫做大学城。

独孤鸿的家在帝都外郊,是幢别墅,周围有山有水,还看不出什么区别,但到了帝都城里,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到了二十二世纪末,大城市里楼群林立,由于建筑学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重力场研究的不断深入,只要想造,楼层多高都不是问题,全世界上千层以上的大厦都数不胜数,百层以下的甚至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就以帝都的规模,只城市中心就容纳了五千万以上的人口,因为那些建筑,帝都的平均海拔,都比以往高出了五百米去。

远远的看去,这样的一座大都市,好像一只钢筋水泥铸就的怪兽。

而随着这种科技发展,当前人口的分布趋势就是,大城市愈来愈大,小城市愈来愈小,全国十几座超缓大都市,几乎聚集了90%以上的总人口,剩下的地方,己经没什么闲杂人等了。

因为己经彻底实现农业自动化,如果不是为了工作或者是享受口园风光,也没多少人愿意到外面那些穷乡僻壤里生活。

装甲运输车在郊外风驰电掣,如果这年代还有交警,早不知被抓了多少回了,不过一进到城里,林铃还是降低了车的高度,紧贴地面绥绥向前飞去。

因为,只有这最底层才不算空交网的一部分,不受自动导引程序的控制,既然独孤鸿坐在车上,林铃就不得不考虑他的忌讳。

独孤鸿与黄榕买的房子虽然不高,也在一百几十层。

楼层变高住户变多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越来越不方便,无论超高速电梯还是真空浮梯的速度能达到多么快,当住户基数达到几万,每秒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服务请求,除了开门关门,它们也就没什么空余时间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有楼宇在建筑之初,按照惯例会将大楼以五十层一大层的形式重新分割,大层与大层之间只是普通楼梯和几个出口相连,电梯浮梯是各自独立的,每五十层都有相应的出口,这样一来便解决了住户基数过多的问题。

甚至在一些最先进的大楼里,这样的每五十大层底部,会有一座庞大的反重力装置,如果有地震或者恐怖袭击这种天灾降临,每五十层都可以在不影响建筑完整性的前提下单独脱离,降落到楼宇周围事先预备好的空地里。

虽然反重力场越大,消耗能源越多,甚至只一瞬间都会耗费相当巨大的能源,但与直接被摧毁相比显然还是要便宜多了。

无论方便性还是安全性,这种分层法似乎都是完美的,只除了对独孤鸿这种人来说。

不进入空交网,也就意味着无法在三层楼以上的空间飞行,也就意味着,无法直接飞入独孤鸿斯诺居室相应的大层。

他们不得不将一应家具从车上卸下来,搬进一层的货运浮梯,再从五十层卸下,搬上五十一层,然后是一百层,一百零一层,当最终抵达目的地,时间己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两个壮劳力把大件家什摆放整齐,莫野便告辞而去,随后独孤鸿也出了门,他要去学校报道,而且,家居摆设一向是斯诺的工作。

虽然自诩对建筑学也是颇有了解,独孤鸿严格按照建筑学甚至是建筑心理学摆放出的效果,比之斯诺完全不遵守规则,只是率性而为完成的作品,在舒适性方面总有段不小的差距

这样几次三番之后,独孤鸿也只好放弃了。

不得不说,艺术这种东西,与智商真的是没什么关系。

等独孤鸿出了门,号称今天来给斯诺帮忙的林铃,不多久也开口告辞。

不过当关上房门,一回身发现独孤鸿就在身后不远站着,林铃浑身一惊,尖呼声差点没能憋住。

“你今天果然有问题。”林铃的举动,对独孤鸿来说显然并不意外。

“谁谁说我有问题,我能有什么问题?”林铃面色还算镇静,不过这点演技在独孤鸿眼里显然远远不够。

不过,独孤鸿接下来说的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