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页)

气大伤的八旗军还可以打战,当时的八旗军还算强悍,勉强守护住几个重要的城市。

现在的康熙,突然想起那位神秘的人物——王水又,康熙这几年都派人守护为五台山,几年了都没见自己的父亲顺治帝回山门,慢慢的康熙觉得自己陷入一个阴谋中。

“万岁可知合纵连横”说话的是周培公,周培公这个人物,是康熙的重臣,覆灭三番也有他的功劳之一,不过历史的轨迹被王汉改变。

吴三桂造反后,请求陕西提督王辅臣在西北呼应发动叛变。

那一年康熙任命图海大将军,统辖征讨大军,不过图海不是王辅臣的对手,随行的周培公向图海献策,招安王辅臣,立下功劳,从而被康熙帝重用

“战国时盛行的合纵连横,联合一批,打击一批”康熙仿佛没有怪罪周培公的大不敬,皱着眉头说道。

“该商议的是,安抚谁,打击谁,分化而治之”周培公继续说道。

第一百零七节 合纵连横

更新时间2011…6…12 18:28:16 字数:1460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自古中国的军事家,也是大纵横家,而周培公却也深懂其道。

“那么,那部分势力最适合合纵”康熙问道。

“西南军已经无可退让,但是朝廷如去请求合作,肯定狮子大开口,甚至要半壁江山,天地军嘛?天天想着反叛,恢复前朝,也不大可能,准格尔丹,到是有些可能,其实这三家成功几率都不大,但是都可以试试”周培公缓缓说道。

“朝廷岂能与他们谈判,此事再议,”康熙说道,于是退朝。

在康熙的卧室内,周培公与康熙二人在商议些什么

“好,爱卿,此事全权交由你负责”康熙把这任务私密的扔给了周培公。

周培公楞了一下,随即大呼万岁,承担了下来,这种事只能私密的来。

济南府,弟子闭关,联盟其他工作有条有理,甩手掌柜的王汉在济南府呆了蛮长时间,反正现在很关键的时刻,蛮满与黄泉教音训全无,有人查探过黄泉宗,里面毫无生命气息。

“总舵主,有位叫周培公的求见”门口侍卫来报。

“周培公,真的叫周培公”王汉站了起来,惊呼道。

“王老弟,这位周培公我也知道,是位幕僚,没有实职,不过平定了西北的王辅臣的叛乱受到重用,但是为什么老弟如此激动”陈近南说道。

“他这次来,只说周培公求见,而不是带着圣旨,侍卫,或者其他什么来的吗”王汉问道。

“禀告王先生,他确实一人一马,”侍卫说道。

“朝廷想与我们谈判,却是私密的派了周培公来,还顾着面子”陈近南哈哈大笑。

周培公慢慢走了进来,不急不慢,眼睛犀利的盯着陈近南。

“培公见过总舵主”周培公不亢不卑作揖。

“周培公,我们从不相识,何事前来”陈近南问道。

于是周培公开门见山的说出意图,劝陈近南与朝廷合作,覆灭西南军,朝廷让天地军坐拥现在的地盘。

“舵主,如今我家万岁正当华年,雄才大略,效仿尧舜仁德治国,与我家万岁合作,百利无一害”周培公继续说道。

“周先生,敢问你是汉人否”在旁边坐着的王汉突然问道。

“是”周培公不知道这位是谁,但是看陈近南的态度,此人乃是内部人物。

“周公的崇拜的对象,是不是吴三桂之流”王汉继续问道。

“你,吴三桂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为何要崇拜他”周培公脸红红的,愤怒的说道。

“意思都是一样,身为汉人,不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而去投靠异族,残杀自己的同胞,周培公,你是会被千古留名的,而且是骂名”王汉拍案而起。

“舵主,这是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