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浮霜甚至都起了在福建购置茶庄的念头,要知道再过上两年左右,远洋贸易的主打便会从瓷器转变成茶叶,洋人习惯了喝茶之后,将会年年在天朝购置数量庞大的茶叶,再千里迢迢的运回欧洲去。

于是,在解禁的第二天,浮霜便出门到处看茶庄子了。

“我们泉州盛产的是铁观音。其中又分红心铁观音和青心铁观音两种,冲泡后的茶汤金黄浓艳似琥珀,还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我们王府在城郊就有两个专供的茶园子,此外还有两家种茶世家,也是靠着茶叶发家的,我们今日去瞧的便是其中之一的王家茶庄。”车轿里。陪着浮霜说话的便是庆王二郡主赵静慧,她今年刚满十四岁,年纪尚幼,脸还没张开,带了一团稚气。

赵静慧是王府内如今唯一待字闺中的郡主,所以虽然是庶出。崔王妃还是委派她来陪着浮霜到处赏玩。浮霜今日可不同往昔了,从美其名曰的‘贵客’成了真正的贵客,庆王府上下唯恐招待不周。

轿子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清脆的男声响起:“茶庄在远郊,离城有些距离,我们还需赶快些,否则怕是来不及到庄子上用午膳了。”

另一个作陪的则是三公子赵宏祥,他今年刚满十五。五官俊秀,身高却不高。是典型的南方公子模样。

以浮霜的身份,原本应该起码是世子赵宏年作陪,可最终来的却是三公子赵宏祥,对此赵静慧十分不满,几位兄弟中,她最烦的便是赵宏祥,让她和三哥一同陪客人,她差点都不想来了。可不满又有什么用呢?崔王妃安排的事,谁也不能反对。

浮霜却心里明白崔莞尔如此安排的用意,从赵家的角度,虽然江淮和福建联了盟,可徒然交出了兵权,只剩下行政权力之后,庆王爷和庆王妃多少都是有些不踏实的,若是能联个姻什么的,也能让人心中放心几分。

原本定王府和庆王府是有婚约的,便是如今待字闺中,年龄已达十八岁的卫东琳和庆王三子赵宏祥的婚约。可老定王去世之后,越王李炳晟偷袭卫家的桓城,卫东洌�鸨�ダ钍希�约易魑�舫迹�匆恢弊傲�餮疲�淙幻挥辛�显酵跻煌�钥刮蓝�',可也没有尽到属臣的义务,后来又出了绑票这一档子事,卫东琳与赵宏祥的婚事就触礁搁浅了。

此刻再想重提旧事,续上这桩姻缘,还得浮霜认可才是,所以崔王妃便定下了赵宏祥陪同浮霜,给他个机会好好在定王妃面前显示自己。

这些小花样又哪里逃得过浮霜的眼睛?不过浮霜却是不着急卫东琳的婚事的。在浮霜看来,卫家的几个庶出妹子,卫东渟已经掉在坑里爬不出来了,一向乖巧懂事的卫东琳总不能也瞎了眼的往火坑里跳,选郎君不说万里挑一,起码也得百里挑一才是,至于之前的联姻……若是人不够理想,自然可以不作数的。

从泉州城出来,马车行了有一个多时辰,才到了地头。后车上的丫鬟们赶上前来伺候,淑锦给拿来了垂纱斗笠,淑玉搬着踏脚的凳子,淑云和淑流一个左一个右的伸手去扶,浮霜在众人簇拥下下了马车,随后才是赵静慧的丫鬟去伺候她们的主子。

下了马车,放眼望去,连绵的茶园丘陵便尽收眼底。因为已经临近晌午了,庄子上的管事早就配好了饭菜,见浮霜等人来了,忙温着水摆了出来。

赵宏祥打头进了屋,转身给浮霜挑开门帘,又殷切的上赶着端凳子。赵静慧在后面冷哼了一声,她十分看不得三哥这种小人逢迎的模样。

庄子上的管事上前赔罪道:“我们庄户人家手艺不高,也就是些农家新鲜菜,若不合口味,还请公子郡主多多包涵。”

扫了一眼桌上的饭菜,赵宏祥率先变了脸色,他怒道:“下作的东西,你们也不大眼睛瞧清楚,贵人这等身份,怎好用如此粗陋的东西?你们是……”

浮霜抬手打断了他的话,道:“闻起来不错,就这么着吧。”于是赵宏祥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和赵静慧一同陪着用膳。

事实上鸡鸭鱼肉的确实不错,油多料足的,只是不够精细,浮霜也不是没吃过苦的人,颠簸路行了许久,本就饿了,根本不在意太多。

用完膳,老茶农便送上了自家的茶汤,浮霜也是有两个茶园子的人,茶叶的好坏还是品的出的,淡金色的茶汤冯芳扑鼻,的确是好茶。她细细的品着茶,感觉着唇齿间的甘甜。

喝完了茶,又到园子里看了茶种,由于太阳太大,浮霜一行人没绕多久便准备离开。

浮霜和赵静慧说这话,转眼便瞧见赵宏祥在不远处百无聊赖的揪着茶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