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2/4页)

里什么都没有变,冯长生只看了一眼便觉得胸膛里什么东西要跳出来。他这一生,从未后悔过什么,从未为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痛不欲生,而今他全都体味到了。他曾经亲口和芜芜说,若是有一件事他不能挽回,若是有一个人他不能挽回,他便会放弃,永不后悔。

而今他知道他错了,那时他之所以能说出这样的话,大抵是因为他没碰上一个让他不惜一切都要留住的人。而今,他碰上了这样一个人,又失去了这样一个人,从此以后心如死水,满目荒芜。他和衣躺上了床,整个人沉浸在芜芜的味道里,心不禁绞痛起来。

直到东方放亮,他依旧没能入睡,眼睛看着这屋里芜芜用过摸过的东西,一遍又一遍。

“二爷,赵管事来了。”门外有丫鬟轻轻敲了敲门。他只得坐起身来,去面对勾心斗角,去做他如今唯一能做的事情。

之后一个多月,京城风云大变,三皇子因陷害七皇子意图谋反,而被终身软禁,皇上传位于七皇子,自己再不过问朝堂之事,太后皇家供奉的佛堂里念经祈福,为众人称颂。冯长生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打通了京中各刚刚上任的官员的门路,一切都很顺利。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经入了秋,入了秋的鹿鸣镇很热闹,因为这时鹿鸣镇的黄桐果成熟了,引得商人们前来采买贩卖。一辆马车缓缓驶进了鹿鸣镇,车夫将车架得很稳,似乎看不见镇里的热闹。

“赵叔,到鹿鸣镇了吗?”马车里传出男人低沉的声音,让人听了便觉得有些压抑。车夫回道:“二爷,是到鹿鸣镇了,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到别院了。”男人应了一声,便再没有说话了。不多时马车在一所院子门前停了下来,立刻有五六个小厮迎出来将马车上的两个箱子抬了进去,又有一个中年男子躬身迎了上来:“二爷赶了五日的路,饭食都已经准备好了,且先用过饭休息一下,晚间我便和其他管事一同来别院。”

“孙管事辛苦了。”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男人的脸,这男人长了一双凤眼,让人一看便觉得心中一凛,本能便要害怕。安排好一切,孙管事便自回家去了,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知这冯二爷为什么会亲自来这小小的鹿鸣镇,即便要采买黄桐果,哪里用得着他亲自来。孙管事想了许久,最终觉得一定是哪个管事犯了错,冯长生是来寻证的。

冯长生刚刚坐下来,便有丫鬟端了茶来,冯长生看那丫鬟一眼,温声问道:“你是这别院里的丫鬟?”那丫鬟低着头,怯怯道:“奴婢是孙管事家的丫鬟,暂时拨来别院里伺候二爷的。”冯长生点点头,喝了口茶又问:“你可是这鹿鸣镇的人?”

“奴婢是自小就在鹿鸣镇里长大的。”冯长生沉吟半晌,才道:“我听闻鹿鸣镇前些日子发生了一件古怪的事情,不知道你听未听说?”

那丫鬟一愣,随即似是想到了什么,面上露出些惊恐的神色来:“前些日子有一户人家的尸首不见了,有人说是诈尸了,还有人说是遇上了盗墓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最后不了了之了。”

“你可知道那户人家姓什么?”那丫鬟不知冯长生为何对这件事如此上心,却没胆子问,嗫嚅道:“姓……好像是姓关……对!就是姓关,那家老爷好像还是状元爷的授业恩师!”

冯长生打探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事,便让丫鬟走了。五日前,他在京城听见了这样的讯息,便像是心里长了草一般再不能平静,他知道死而复活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再加上芜芜本已经遇上一次,再遇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他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期望。如今又得了那户人家姓关,他心中的希望又大了一些。

次日一早,冯长生便带着孙管事寻上门去,一下车便看看见两扇墨色大门,孙管事敲了敲门,便有小童来应门,见门口站着这两人便问是来干什么的。孙管事看着冯长生,不知他为何要来,便听冯长生道:“我听闻你们府上有几亩黄桐果的良田要卖,正好我要卖,劳烦你通知你们家管事的。”

那小童让他们在门口稍等一下,自己便去通知家里管事的人了。不多时又有脚步声响起,门打开便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那老者一拱手,十分有礼:“家童鄙陋无礼,还请二位不要责怪。”冯长生还了理,道:“是我们没有提前下拜帖,不知你们家里的果田可是要出卖?”

“公子请进。”老者侧身一让,引两人进了门,落座之后又有下人上了香茶,老者这才开口道:“我见公子不像是镇上的人,不知买了果田要做什么?”“我家在京城,但在鹿鸣镇中有生意,黄桐果在京城中也卖得很好,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