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巨资修建的佛堂,竟然被薛怀义这个市井混混所毁,我母亲怎能轻易原谅他?即使母亲知道那傻和尚只是嫉妒沈南璆得宠,希望重新唤回自己的瞩目,可也不能如此胡闹啊!事后,薛怀义知道自己铸成大错,跪在母亲面前拼命磕头求饶,我母亲也许是念及往日情分,又不想自己私养男宠还互相争风吃醋的事败露,所以并不责罚他,反而指定他去重修明堂,再把火因归结为寺内僧人管理不周上。一群无辜僧人为了替这假和尚顶罪而草草丧命,真是惨不忍睹。

经此事后,薛怀义觉得当朝皇帝定是缺他不可,不会杀他,竟起了心要干涉朝政。他破罐子破摔,变得愈发狂妄,多次在母亲面前出言不逊,指责那些他看不惯的朝臣,甚至还鼓动皇帝诛杀他们。母亲心中爱憎分明,再宠一个人也绝不会允许他左右自己的皇权,自然对薛怀义逐渐生厌。

延载二年四月,母亲终于还是忍受不了,下令赐死了薛怀义。当日献宝的千金公主也因此受到牵连,不再被母亲所信任。为避免重蹈覆辙,那些趋炎附势、有玩弄权势倾向的宠臣们也不再被母亲所启用。

少了这么些个极品男宠,母亲的生活又开始变得寂寞空虚起来。我于是决定效仿千金公主,四处寻找优秀的美男子,以备不时之需。

卷一【盛唐篇】 第十三章 莲花六郎 张氏人杰

武攸暨府邸。

亭台水榭,雕栏玉砌,假石叠山,空中楼阁。

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

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

欢情本无限,莫掩洛城关。

一首五言小调跃然纸上。笔者字体刚劲有力,不过一盏茶功夫,便已在旁边附上一幅临摹我家山水风景的画作。随后,他拿起石桌上的玉箫,径自吹奏起来,箫声婉转动听,悠扬悦耳,如同洗涤心灵的清泉一般缓缓流过。他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我,仿佛要将我看穿,我知道,那诗中所述便是他对我的感情,那是一种欲说还休的心有灵犀。

因近日驸马有要职在身,前往长安未曾归来。我在府中邀请众才子一聚。

这位谙熟音律的张昌宗公子便是众人之中最会卖弄风情的一个。他本是世家子弟,宰相之后,先是与我熟识,又经过我自己多次亲身试用,其人不仅文才兼备,床第功夫也是十分了得,年纪轻轻腰力便极好,还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简直深得我心。

不必再思量,他就是上天赠予我的礼物!他就是我要敬献给母亲的不二人选。

翌日,我前去表兄武三思府中,与之共谋进献张昌宗的有关事宜。母亲的随侍宫女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素来交好,她深知我母亲需要什么样的男人,我们三人共同商榷好后,我又再三嘱托张公子量力而行,厚积薄发,这事儿就算这么成了。

母亲已年过七旬,渐渐觉得自己老了,便开始像以前所有的皇帝那样,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母亲最羡慕的,就是传说中的周灵王太子,姬晋,也就是俗称的王子乔。据说这位王子乔擅吹笙作凤鸣,后随浮丘公登仙而去,成仙后还乘白鹤现于缑山,母亲也希望能像他一样得道升仙,驾鹤西游。

武三思就以此入手,故意装作不经意地在母亲面前提起:“张家有六郎,非凡世所有,必为王子乔转世。”

母亲听后很感兴趣,于是召见张昌宗,将其打扮作心中想象的王子乔的模样,果然仿佛神仙中人。母亲兴起,吟道:

王子乔,

爱神仙,

七月七日上宾天。

白虎摇瑟凤吹笙,

乘骑云气吸日精。

吸日精,

长不归,

遗庙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头草,

草露温人衣。

眼前的张昌宗,可不就如一件温暖的外衣么。他一定是神仙下凡,是专门来抚慰我心灵的寒冷的,是来向我散发年轻朝气的。

张公子在家排行第六,因为面相俊秀,貌似莲花,故而被宫中传作“莲花六郎”,母亲对这个称号喜欢得不得了,对其人更是怜爱无比,后来便干脆处处随身带着他。无论饮食起居还是处理朝政,事无巨细,张昌宗都随侍左右,尽心尽力。

一日,母亲问张昌宗,可还认识其他什么才子。或许是久看一张脸,有些倦了,想要换换新鲜的。张昌宗不愿意荣宠被外人抢了去,想起自家还有一个同胞兄长,同样是俊俏潇洒,一表人才,于是便推荐给我母亲。这人叫做张易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