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我其实很羡慕李显哥哥的,他思想单纯,从来都没考虑过夺皇位的事儿,也从来不把自己当做皇家子孙,就像那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整日里没个清净,走到哪儿便玩到哪儿,还好他总是自己玩自己的,也没招惹其他人。省的落人闲话,到头来还是得苦了自己。

然而李显哥哥又是个孤独的孩子。

别看他脸上总挂着一抹灿烂到傻乎乎的笑容,其实谁都不明白他心中的孤独,身为帝王家的子女,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父慈母爱,或是承欢膝下,只能自己想办法找乐子,自己为自己驱除心中寂寞的恶魔,他的孤独只有我们兄妹几个能了解。

很小的时候李显哥哥就喜欢韦氏了。

韦氏不过是个宫婢,母亲看着她贴心,就给她起名“暖暖”。她小时候相貌就平平,更没读过什么书。她能入李显哥哥的眼,应该也是因为她是个单纯的女孩儿吧。俗话说,同病相怜,他们二人青梅竹马,趣味相投,也难免会走在一起。

韦暖暖终于如她所愿嫁给了李显哥哥,然而不知为何我感觉她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开始变得很在乎得失,开始变得让我觉得陌生了,每次去李显哥哥那里看望他们,我都感觉他们在悄悄密谋着什么。

可是到底是什么呢?

酒宴上摆的山珍海味,想必大家早就吃腻了,在这样一个难得聚首的时刻里,兄弟们和家眷们都在抓紧时间敬酒,调笑,或者眼泪巴巴地寒暄年轻时候的事儿。那桌上的菜肴再美味,也已勾不起众人兴趣。

他们没规没距地聊着,我看在眼里,心中感觉酸酸的,仿佛这样来之不易的聚会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了,仿佛上次聚在一起已经是前世的事了。

果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啊。

李显哥哥哭的最厉害。他本就是个极沉不住气的男人,心思永远都和孩子一样。他一边眨巴着湿润的眼睛,一边展露难看的笑容,用老头子的缓慢语气述说着如隔前世的过去:“我真怀念大哥在的时候。有他做太子,我什么心都不用操。”

韦暖暖却不以为然:“说什么傻话,你难道忘记了,你那弘哥哥和贤哥哥为了争太子之位,都闹成什么样了,本就是一家兄弟,天天说两家的话,看着就难受。”

我心想是啊,记得李忠太子刚被废不久,母亲斟酌着要再立谁为太子,那时弘哥哥和贤哥哥都是大臣们极力推崇的人选,他们二人年轻有为,学识又不相上下,真是让我母亲好生为难,有时候两兄弟为了在父皇母后面前好好表现,竟然暗地里耍手段,我最烦恼的就是两位哥哥互相勾心斗角的场面了,为了一个皇位而争风吃醋,真不是我那两个年轻哥哥该有的行为。

韦暖暖和李显哥哥是什么时候好上的,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韦氏去求母亲,母亲就把她指给李显哥哥做妾,那天她还兴奋的不得了,好像要嫁的是全天下最优秀的男人,好像自己会很幸福,好像……

好像我嫁给薛绍时那样,开心,满足……

我心里又开始酸酸的,一股热气忽然就弥漫了眼眶。

李显哥哥又说道:“母亲前后两次废我太子之位,把我软禁到孤苦之地,前前后后也有十四年了吧。”

听了这话,韦暖暖也难受起来。

“傻丫头,哭什么。我还没有感谢你呢,这么多年若不是你一路陪我走来,不离不弃,我恐怕早就客死异乡了。”

“不许你胡说!你如今已是皇上了,将来还有好多事等着你去做呢,怎么能说这种丧气话。”

“我只是想感谢你。”他脸上难看的笑容又浮现出来了。他干瘪的脸上都能看见颧骨印,两鬓早就泛白,想是操劳太多,额上的条条皱纹也暴露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信号。

韦暖暖摇摇头,就像一个贤惠的媳妇那样,默默吃着,不再说话,她心里一定在想,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再多说也无益,以后好好过,总会把往日所失给补回来的。

李旦哥哥的王妃窦子瑜,坐在韦暖暖身侧,轻握住她的右手,安慰说:“暖暖姐姐苦尽甘来,又给皇上生了这么多子女,不必再伤感,好日子已经来了。”

韦暖暖点点头,抽出袖内丝帕,擦了擦眼泪,一对翦水双眸灵动的令人怜惜。

她另一边坐着小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和温王李重茂。裹儿是韦暖暖最疼爱的孩子,又是在夫妻二人远离皇宫时所生,从小受了不少苦,所以韦氏走到哪儿都带着她,估计是觉得愧对于女儿,没有给女儿一个公主应有的成长环境。而温王李重茂并非韦暖暖所生,是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