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还多是听熟人提起的,西周是文化之都,一般寻常燕国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蛮夷人,他们似乎并不是很了解西周国曾经存在过。柴绍和柴怀义口中所谈论的“北魏”,对我来说倒是个新鲜的字眼,听着像是另一个军事、政治、经济都非常强大的国家,而且足以和现在南方的大燕国势均力敌。按照柴绍话中的意思,他似乎正筹划着与北魏国联手攻打大燕国!

越想越觉得脑袋糊糊的。大燕国皇帝好歹也是他岳父呀,大燕的公主还是她的妻子,而且人家北魏跟他非亲非故的,凭什么帮他?是我听错了吗?我想,如果不是柴绍太过于天真,那就是我脑子坏掉了。我还是先去好好睡一觉,明日一早再来想这个问题……

------------------------------

求PK票,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谢谢啦!

卷一【盛唐篇】 第042章 画馆偶遇见故人

柴绍的“大计谋”估计是谈论了整整一夜,因为第二日我们出发的时候,他双眼布满血丝,一脸倦容,身上还有很明显的宿醉的酒气。也不知道他和那个柴将军吐露了什么心事还是发泄了什么怨气,竟然能喝得这么醉醺醺的。要不是燕国皇帝给他外出的期限短,他恐怕应该倒头睡在这儿了。

我们并没有回清雅小筑,柴绍直接把我带到燕国皇都去了,他的理论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觉得把我放在长公主眼皮子底下,是最不容易被发现的。

我们到达皇都的时候,正赶上祭祀大典。今日是清明上节,街上摆满了黄纸、白烛,有的小农小户索性就在自家门前用煤炭画个圈,就地烧纸钱,而那些大户人家达官贵人就会比较讲排场,雇来好些个佣人,造纸船、纸屋子、纸家具、纸衣物什么的,做好了便摆放在大院中,请来德高望重的天师施法,叨咕一阵子以后,一把火将那些纸制品焚掉,替已经亡故的亲人还魂祈福。皇家自然也有皇家的方式,今日的街头是特别的热闹,皇帝、公主、太子各坐一顶八人抬的白色纸花嵌的轿子,一直从皇宫大门行至祭天坛,一路上围观的百姓们把大街两侧的小铺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因为个个都想一睹皇族人的芳容。只可惜天颜哪里是那么容易得见的,只见轿门紧闭,众人是怎么也看不清里头人的样貌。

按照礼俗,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会在祭天坛处对着天神的雕像三叩九拜,再由御膳房亲自呈上一千零一道珍馐美味,于神明的脚下摆成里外三层,呈阶梯状。接着是难得出来一次的hou宫嫔妃上前叩拜,焚烧祭文。形形色色的女人同聚一堂,没有显赫身份的人还无法得见这一盛大景象,因为祭天坛外围由重兵把守,寻常百姓人家是不允许靠近的。最后是文武百官向先皇、先祖朝拜,轮流献上三支香。他们口中念念有词,诵着祝词,像极了大寺庙里的唯唯诺诺做着法事的和尚。

我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场面,觉得非常新颖,所以拼命地往人堆里钻,就是想走到人群的最里层去看个究竟。百姓们都在讨论说燕国长公主是个吃了仙丹的美人,能够比常人多活一倍的年纪,因此三十岁了还能像刚出阁的妙龄姑娘似的,身材娇好,皮肤白皙,用我们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的熟妇。他们把长公主形容的这么神乎,倒有点儿妖魔化的感觉了,其本人我是见过的,望春楼那么多的嫖客也都见过,而她手下那一支御林军更是熟悉的很,谁都知道这公主长相一般,仗着衣着光鲜撑撑场面罢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所以大家在一边讨论得不亦乐乎,我却越听着越冷哼一声,引得众人对我的行为非常不解。

他们的想法我当然能明白,慕容家族作为燕国的统治者,要想掌握皇权,神鬼之说是少不了的,历来皇帝都是如此,出师需有名,治国需安天下,我甚至能够想象到燕国皇帝当年是如何愚弄他的子民的,他一定是宣告天下说,他出生的那一刻,屋顶出现一条巨龙,或者天空出现一片祥云红霞,或者帝星晦暗、紫星闪耀,预示着新统治者的诞生,或者干脆他一出生就是个会说话的聪明婴孩……总之各种流言,以讹传讹,传的多了也就成真事了。而这位“神明”的君主膝下只有两个孩子,长女是百姓们口中描述的那个吃了仙丹的婴孩慕容敏月,儿子呢也一定是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之类的传闻,所以当今皇太子才会像苏婉儿所崇拜的那个神明英武、仁义无双的模样。

皇帝长什么样,我反正是看不清楚的了。皇太子和公主长什么样,我也已早就知晓。这么盛大的祭天大典,唯一吸引我的就是那座雕像脚下的三层美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