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我已经不会再梦见那个可怜的还未出世的孩子了,而是梦到自己的小时候。童真的世界,未知的命运,无忧无虑的生活,无邪的青春。人若是永远都不会长大,永远都像小孩子一样单纯的过日子,那该有多好啊!

又过了几天,李夫人身体不知为何变得异常虚弱,经常躺在床上就是一天,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柴绍大概在燕国皇都那边也收到了消息,经常命人请大夫来替李夫人诊病。

只是大夫到了门前,李夫人却不愿看,口里念叨着只是小病,没什么大碍。

李夫人坚持了很久,下人们又拗不过她,只得三番四次送走了大夫。

这样折腾了数日,也不见李夫人的病情好转。我自己又拖着个虚弱的身子,随便动一动便会小腹绞痛,根本没办法去李夫人病房探望她老人家,只能靠伺候的下人来回传消息。

到底李夫人发生了什么事?柴绍什么时候会来清雅小筑?我一遍遍的问自己、问下人,最后的结果,竟是没有结果……

卷一【盛唐篇】 第073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天气渐渐温和起来,不会燥热,也不会极寒,正是那种舒适凉爽的时节。

我的身子也渐渐随着天气好转,原本低落的心情更是好了许多,和我同住的李夫人也一样是气色转优了。

正当我满心以为,摆正心态了就能延长寿命的时候,我们这个温馨小家却再一次迎来噩耗——李夫人病情忽然恶化,一连几日都没能睁开眼。

我还记得那日,李夫人正和我一起在院子里浇花,我正聚精会神的听着她讲她小时候的趣事。

聊着聊着,她竟口吐鲜血,难受的捂着心窝直直倒了下去。

院子里满处都是肆虐生长的南极仙兰,顽强伸展着藤蔓的蔷薇,以及牢牢匍匐在墙壁上的北疆变异爬山虎。这些珍贵的植物品种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一样能够拼命生长。

我看着李夫人倒下去的虚弱身躯,只感觉人类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沧桑而渺小……

这事儿,还得从三天前那场“和解宴”说起。

李夫人毕竟是柴绍的母亲,要说我心里没有心结,对她没有芥蒂,那是假话。

三天前那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苏婉儿来看过我几次,她说常年累月窝在床上不利于养病,要我多出去走动走动。这清雅小筑修的离集市偏远,我没办法自己一个人去镇上逛逛,所以只能坐在院子里解闷。

那时,我还记得天空有成片大雁飞过,一下排成“一”字,一下又排成“人”字,偶尔会有几只落了单、掉了队的大雁,一时半会迷失了方向,但雁群总是齐来齐往,那些被落下的孤雁永远不会被首领遗忘。

我正看着天空的大雁出了神,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白云而有些晕眩。忽然,伺候李夫人的下人们来报,说是李夫人气色好转了,也想起来走动走动。

听她说愿意走动,那是好事。

我忙性急的冲进她的房间,亲眼看着她服下药,这才搀扶着她出来了。

李夫人总说自己没病,就是受了点风寒,连药都不肯喝。我却嘲笑她像个不懂事怕喝苦药的小孩子。那时候我自己刚刚小产,自然是药不离口。每当我示范似的喝药给她看的时候,都不忘摆出一副冷嘲热讽的表情,好激将她。

后来这法子果然起效了,渐渐的,李夫人也明白了我的意思,反正就算没病,喝点补药只当是补了身子,她便虚心接受了我的建议。

尽管我一直不知道,李夫人为什么那么抵触生病、服药,但我看见她喝下药以后,根本就没有任何厌恶或是反胃的表现,心里就总会泛起嘀咕。不仅如此,她反倒身体一天天好转了许多,脸上也红润了,白日也不那么贪睡了。

我以为真如李夫人所说,她得的就是一点风寒,因此也没将她的病情放在心上。

那天李夫人心情大好,亲自提出要离开病房,拉着我的手,说是想去竹林里走走,还不想让下人跟着。我想着自己也能照看好她,况且她看上去身强体健的一点也不比我弱,我便答应了。

我吩咐好下人:“今日李夫人心情好,你们去镇上多采办些食材,做一顿丰盛的晚宴,待我和李夫人回来吃。”

他们毕恭毕敬的应了声“是”。

我们走时,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许下人跟着。

可是,出了清雅小筑,我仍能感觉背后是有人跟着的。

我不着痕迹的频频回首,却也看不见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