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说句实在话,那武承嗣还真不是什么好鸟。三姨娘怀孕期间,武承嗣总被母亲逼到大少奶奶屋里去,说是得想办法讨好这位正妻。大少奶奶地位高,身份也重,要是让三姨娘给气坏了,武家上下都不好向太子妃交代。

武承嗣自然是拗不过母亲的,每日晚上良辰美景皆为虚设,有一大半的时间须得与他并不喜欢的大媳妇儿相处。这日子过的久了,大少奶奶梅初晴好像真的也就渐渐习惯了丈夫的冷言寡语,便也不再多奢求什么,但求清心寡欲的做武家女主人,安安静静过日子罢了,更不会再盘算着三姨娘的金胎。

女人一旦认了命起来,比那些有愿望有憧憬的更加乏味。武承嗣越来越觉得,这大少奶奶的态度比以前冰冷了许多。

往日武承嗣去她房间过夜,会故意写很长时间的文书,点着灯火到天明,硬是不上床歇息。而大少奶奶见了心疼,还会跑去厨房亲手煮碗面什么的。有时候灯火跳的厉害,影响视力,大少奶奶就跑去挑灯芯、换灯油。

大少奶奶的贤良淑德真是打娘胎里就训练出来的,无可挑剔,怪只怪她肚子不争气,前些阵子又头脑发热嫉妒心起,和二姨娘闹了不愉快,被武承嗣当成个善妒好怨的坏女人了。

大少奶奶是冤还是不冤,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心里清楚。长时间相处下来,武承嗣却并没对她改观。

后来大少奶奶学聪明了,知道自己的丈夫一看见自己就厌烦,每次武承嗣被老夫人逼到她屋里来睡的时候,她就很配合的自己一个人悄悄裹着被褥去偏房歇息。

那偏房本是她的贴身丫鬟们休息之处,这下子三姨娘有身孕,丫鬟基本上都被支到钱家府宅去了,留在武家的丫鬟没有几个。大少奶奶倒是捡了个方便,合衣将就着在偏房睡下了。偏房里唯一剩下的伺候丫鬟就是梅春香。她是当年跟着梅初晴一起嫁过来的,年纪轻轻,心眼儿倒是不少。

有时候大少奶奶伺候不周,梅春香便亲自上阵伺候少爷,眉来眼去那么几次,二人自然也就勾搭上了。

大少奶奶精明就精明在,从始至终都没将自己和武承嗣闹不和的事情给抖出去。毕竟也在武家呆了好几年,对如何做人,尤其是做女人,她很有一些感悟。反正老夫人是永远站在她那一边的,就算武承嗣不疼她,她也不愁自己的地位有朝一日被哪个莫名其妙的女人给替代。

在外人眼里看来,武大少爷隔三岔五的就在大少奶奶屋里过夜。下人们都以为,大少奶奶盛宠不衰,都以为大少爷和嫡妻的感情情比金坚。

其实,没有人知道梅初晴心里的苦。

不过大少奶奶一边内心里哭,一边表面上风光,倒也乐得自在逍遥。

再后来,自然是武承嗣偷腥不着反成怒,干脆把大夫人房里的丫鬟梅春香也一并收了房。

反正妾室连着娶了两个,个个都会生养,也不愁再多一个。那坐在福堂里念经的老夫人,见着自己的儿子如此恣意妄为,除了念“阿弥陀佛”、敲敲木鱼,也只有干看着叹气的份。她知道,儿子终是长大了,翅膀硬了,不服管教了。管也管不住,还不如就撒手让儿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吧。

老夫人变得越来越开明,就连大少爷娶丫鬟做妾,她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要知道,丫鬟的地位何其低下,连个管家都比不上,现在奴婢翻身做了主子,管家得对她点头哈腰,梅春香堂而皇之成为四姨太太,老夫人不吭气的话,下人也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恁地下人们就爱聚在一起嚼舌根子说是非,这四姨娘的是非,总是最多的一个。

梅春香长得其实并不差,真正好好穿着打扮起来,画上一对远山黛,配上一个惊鹄髻,插上两根金步摇,身上不管穿什么绸缎衣服,只要是鲜艳的颜色,都能衬出梅春香的青春和朝气。梅春香是所有妻妾里面最年轻的一个,就连我都比她虚长几岁。

老夫人的放任自流,恐怕就是我被武承嗣成功“接”进武家,等待着变成五姨娘的真正原因了吧

再说另一边。

被武氏收购了地契的原钱家府宅,武承嗣花了许多金钱将屋子翻新重修,偌大的院子里,荷塘的水还是一样纯净如初,荷塘里的莲花还是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武承嗣花了点小心思,雇佣了能工巧匠,将池塘扩建了两倍,还修葺水上石桥。

天气炎热的时候,武承嗣喜欢挽着三姨娘在池塘便的小石子儿路上散步,吹风。那院子还真大,任是东南西北风都能吹的进来,在那种闷热的天气,这宅院就是最佳避暑之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