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2/4页)

拢嘴,以她手中的这点把柄,能为唯一的女儿争得一份荣耀,她也算是了了一大心愿,只是身在着黑暗的皇宫,可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有秦王这句话,本宫那是一百个放心,不过家宁只是本宫心愿中其一,而本宫主要的心愿,当然还是想求个晚年安度。”

虽然淑妃还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条件,但李世民的脸色,已经在淑妃的话语中,变得冷沉而黯淡,淑妃的目的,如他所担心的应该相差不远,但是在淑妃没有表明之前,他还不想先捅破。

李世民索性先装傻,于是他不以为然的说道:“娘娘乃是后宫最具有权威的主子,日后求个安度,当然不在话下,想必父皇也一定会了娘娘心愿。”

淑妃对李世民的态度,明显是不太满意,所以她冷冷的说道:“皇上当然是能了本宫所愿,但本宫要的是秦王日后的成全。”

李世民也严肃的说道:“请恕儿臣不明娘娘何意?”

“很简单,皇上给不了本宫想要的地位,秦王执掌江山后,可把这个地位弥补给本宫,也算是不负咱们携手共度一场。”

“娘娘是想要执掌后宫大权?”李世民尽管很不想捅破他最不愿面对的事实,但是淑妃的气势,根本容不得他逃避。

淑妃一脸深沉而阴冷的勾了下嘴角,但她却一副无谓的说道:“本宫只要太后的名位,至于后宫大权,秦王大可以随意指派,本宫绝不会有任何异议。”

李世民深邃的星眸,微微眯嘘了一下,深韵的眼眸,渐渐变得冷沉起来,淑妃的条件,虽然在他意料,但她的要求未免也太妄为了一点,先不说他会不会答应,就算是他想答应,也不可能不顾他生母,而另封淑妃为太后,这不是他个人所能决断的事,而是有关历代传承下来的规矩。

第362章 母子谈心

李世民稍稍沉思了半响,他才不温不冷的说道:“娘娘想的未免也太简单了,自古以来,不论是新君上任,还是改朝换代,太后的人选,向来都是由选定好的国母胜任,所以娘娘这个心愿,儿臣怕是不能如您所愿,还望娘娘见谅。 ”

嫡母毕竟是嫡母,李世民的拒绝是在淑妃意料中的事,不过,既然他能当皇帝,自然也能颠覆历史,把她送上太后宝座,除非他是有意之为。

“秦王不必急着答复本宫,本宫也相信,秦王既能设法将自己送上万人之上,想必一定也能有办法把本宫推送一步。”

淑妃稍稍顿了一下,随即她又说道:“当然,秦王若执意不肯,本宫也绝不会做出任何逼迫之举,要知道,本宫认为能做到此事的人,远不止秦王一人。”

有关历代延续下来的习俗,淑妃当然是清楚,但习俗还不都由人定,既然是权威最高者,她相信只要李世明愿意,一切都不在是问题。

李世明将一脸冷意释放松懈了一点,淑妃不仅手握他制造伪证的把柄,且完全可以在和他闹翻的情况下,以那支箭威胁他,或再去投靠李建成,这样一来,他刚巩固起来的势力,又要受到严重摧毁,所以他不得不考虑大局。

但李世明也不能显得过于被动,况且淑妃的要求,未免也太过分了点,别说历代没有这样的惯例,就算是有,他也不会废去嫡母,而立她为太后,所以他冷言冷语的说道:“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位帝王,废嫡母立庶母为太后的惯例,难不成娘娘要超越史记?”

“能不能超越史记,本宫不敢保证,不过名垂青史,也算是不枉此生。”淑妃要的不过就是一个万人敬仰的名位,至于是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起码百年后还有人知道曾有她这么一号人物。

淑妃的架势,看来是决心要势在必得,李世明却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他做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说道:“名垂青史固然是人人所愿,不过也并非是人人都能如愿,况且废嫡母,乃是大不敬,儿臣既然一心为国为民,又岂能犯此等低级错误,所以娘娘这个心愿,请恕儿臣不能如您所愿。”

李世明仅停顿了一下,又起身说道:“当然,娘娘若真的认为,有人更合适儿臣帮您完成心愿,儿臣只能自愧不如,儿臣告退。”

李世明倒是想试探一下,淑妃到底具备多少意志,包括她坚决的心态,是否能达到他所想的境界。

“秦王最好想清楚再踏出这里,否则本宫不保证会珍藏这支宝箭。”淑妃将那支真正射伤李世明的箭,拿在手中上下打量着,她不相信李世明真的敢毫无顾忌,要知道,她一旦将这支真正的凶器交给李渊,李世明面临的就不仅是嫁祸的罪名,而是永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