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1/4页)

经进行了全面的军备改革,为了大幅度地提高我大唐军队的战力,必须要尽快决定筹建军事学院!”

“军事学院的授课内容,可以是以往各兵法大家写成的著作,也可以是我大唐军队中能征善战将领的用兵所得,以敌为师,由军中有威望者,军事才能卓著者进行讲授,这比以往军中盛行的一个名将只将兵法传授给几个入门弟子的方法强多了!而且军事学院在培养各级军官时候,可以加大思想方面的教育,让军事学院毕业的将领都有忠君爱国的思想!”

“军事学院建立后,可以让大批的高级或者中下级军官到学院中进行系统的培训,大幅度提高各级军官的军事素养!娘娘,筹建军事学院有百利而无一害,如今我大唐已经国富民强,朝廷赋税收入连年增长,建立军事学院所需花费虽然大了一点,但依我大唐现在的财力,是完全可以负担的起的!”陈易眨着一双充满热情的眼睛,以非常有煽动xìng的口气对武则天了一大通的话。

“唔!的不错,确实是应该早筹建军事学院!”武则天笑着点点头:“这件事你上年也已经提过了,本宫也没反对,只是后来事忙,没顾的上了,如今你再提起,想必已经有了详细的筹建方案,只要你将方案拿上来,在朝会上得到通过,那就可以施行了!”

“是,娘娘,臣一定尽快将详细方案呈上来!”陈易大喜过望。

也只花了几天的功夫,陈易就和魏元忠一道,草拟了一份详细的方案,交到武则天的案头。武则天也没食言,马上就拿到朝会上讨论了。

讨论结果当然不出意外,没什么人反对,军中武将更是拍支持,筹建军事学院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陈易主领此事,兵部的几位官员,包括魏远忠,还有工部的一些官员参加进来,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第三百二十七章就以身相谢吧

做一件事,无论古代还是后世现代,当主要领导的总不是最忙碌的,忙的都是副职,忙死的全是下人物。筹建军事学院的工作开始,魏元忠等一众人忙的热火朝天,而陈易却依然如原来那样清闲,只不过稍忙了一些。

开始时候的筹建工作主要是选址,修建校舍,待这些完工后才可以进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选拔,制度教案,开始教学。因此在陈易带着人,在长安城外灞河西岸选了一块非常好的地方,令工部及兵部的相关官员开始修建依他提议而设计的军事学院校舍之后也就没他太多的人事了,他也只是偶尔过看看,关注一下工程进展,及做出必要的修整,其他时候大多是听听魏元忠等的人报告就罢了。

天气逐渐转暖,因为天寒之故停下的对倭战事又开始进行了。

经过大半个冬天的适应,我大军已经基本适应了在倭地的生活与作战,而这次战事的开端是倭人沉不住气,从北面往近江一带进军,准备将我征倭的大军赶下海。

中大兄和他下的一众大臣已经从海路通过安东转往长安,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气候恶劣,至今还在往长安的途中。被大唐朝廷新立为倭王的大海人王子不能服众,率军镇守北面的一名叫中古名仁的将领是中大兄的铁杆支持着,不理会大海人王子的命令,拒不放下武器投降。而被押往长安的中大兄也很硬气,不愿意下令让中古名仁投降,一切只能靠武力解决了。

中古名仁当然不会容忍大唐军队留在倭境内,在天气转好,可以发动战事之际,他就率先率军南下,对镇守在近江一带的大唐军队展开攻击。

不过大海人王子再没有威望,他也是大唐扶植的新倭王,依然有不少倭人听从号令。放下武器,选择了与大唐的合作。中古名仁所领的人马中,也有不少有怀有异心,不愿意与唐军为敌,毕竟在年前的一战中,倭军败的太惨了,根本不是大唐军队的对。因此在中古名仁带领军队南下的过程中。不时有将领率领下的军队哗变,或者私下逃离,一些人是直接投奔大人海王子的。

未战而已先乱,让中古名仁暴怒,但又无计可施,只能在接下来的行进过程中加强监管。将所有领军将领换上自己的亲信。

为防备大唐军队从北面直接渡海攻击,倭军在北面集结了近十万重兵,并修筑了数道防线,如今证明一切都是徒劳的,防线没有任何作用,主要军队集结在北面,反而让近江一带成了防备空虚之地。让大唐军队轻松占领。这情况也可以倭国的军事力量并没遭受大的打击,包括中古名仁在内的许多倭人将领还残存着梦想,以为凭倭军的实力可以将唐军赶下海,赶出倭境的。

不过战事的结果一定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