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于提出扭转局面的新方案,提出讨论的新问题,驾驭谈判进程。

在合伙各方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合伙各方可签订协议、合同等有约束力的文件。签订协议、合同必须严肃认真,遵照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签约前,必须逐字逐句地对协议、合同等进行推敲,不可盲目签约。

曾有人说:“一场成功的谈判就是一场不欢而散的谈判”,此处所指的“不欢而散”不是表示负面影响,而是指谈判的结果:双方皆有所得,亦有所失,未能尽如人意,只是达到一种平衡而已。合伙谈判只是合伙公司的开始,今后的路还长,但毕竟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合作时的4个警示

合作是人的协调和配合。如果确定了要进行合作的话,那么下一步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挑选你的合作人了。所谓合作人,就是既要能“合”,也要能“作”。也就是说,既要能与你精诚合作,不起异心,又要有实际的能力办成实事,而不是只说不“作”。这两点缺一不可。只是能“合”,显然事业的重担全压在你身上,合作的意义也就不大了;只是能“作”,那很容易搞分裂闹矛盾,还不如不合作的好。那么,具体地要选择怎样的合作人呢?要做就做得最好,要合作就要最好的合作。合作就像婚姻,它是你腾飞的起点,是你发达的基础,好的婚姻使人幸福有加,好的合作使人飞腾远大。有好的合作人是一生的幸运,不宜的合作人则会两败俱伤。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信誉是商人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孔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守信,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在合作的事业中,“重承诺,守信用”这六字是对合作人的道德要求,也是基本要求。如果合作的事业中混入了连这个基本商业道德也不具备的人,事业的前途实际上已毁了一半。

首先,合作人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包括技术秘密、营销网络、人员档案,再加上他所处的合作人地位由此拥有的权力,一旦居心不良、另有所图或对外不守承诺时,合作的事业的危机也就近在眼前了。其次,解除合作带来的危机。在合作的过程中,“狐狸的尾巴总要露出来”,合作人的坏品质在经营管理中毕露无遗。那么你一定不会愿意继续合作下去,也只有通过劝其退伙或彼此散伙的方式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前者意味着资金、人员、关系的分离,后者直接代表着事业的瓦解,那么你起初合作时的理想或目标此时也只是海市蜃楼了。

合作人在一起合作最直接的认同就是志相同。志指的是目标和动机,从广义上讲包含了创业者建立公司的动机、目标,以及创业者确定的公司目标、规划等诸多复杂的内容,可以是赚钱、扬名、实现理想……其次的认同就是道相合。道就是实现志的方法、手段,即公司的经营思路和经营策略。著名老板艾科卡选人的首要标准就是志同道合,要求部下必须熟知他的老板作风,对他的管理办法能贯彻执行。

选择合作人时,志同道合很重要。

不同的创业者建立公司的目标和动机可能不同,而不同的目标与动机会导致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方法。办一个公司到底该怎么办,关键要明白你的目的,如果你的合作人只想尽快收回成本并得到最大利润回报,而你的目的却是要做成一个长久性的公司,做成百年老字号或金字招牌。那么,各自的经营策略也会是有所不同的。

应该说,在公司的初创时期,目标还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相对实力不大,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公司没有把握,一切都是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步明朗的。但是,你应该有一个目标。在开头的时候,你们的目标一定要互相配合,纵使未来目标会逐渐改变,但起初的方向应一致。

“巨人”集团的初期发展值得大家学习。在初创的时候,是由史玉柱和几个朋友合作搞起来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的劳动,他们终于让自己的产品被消费者初步接受了。计算下来,公司有了大约20多万元的利润。当时几个合作的好朋友想一人分得几万元,好好享受一下,也算劳有所获。但史玉柱坚决反对,他说:“既然大家选我当公司老板,那我就要对公司负责。我们公司现在刚起步,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要看长远发展。”经过史玉柱的耐心劝说,大家接受了他的建议,把这笔钱全部投入了广告,结果他们获得了数以百万元的回报。

《山海经》里有一则故事说,长臂国的长臂人和长腿国的长腿人,各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各有自己的短处。下海捉鱼,一个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