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谁磨的露露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那老爷,这种飞剪船在航速上到底能比我们现有的船只快多少?”沈宝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道。

“快上三倍不止!”宋毅骋肯定地回答道,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啊!三倍!”沈宝惊愕地张大了嘴巴,仿佛难以置信,“这岂不是说,虽然少运了一半的货物,但速度却提高了三倍,而且还能逆风而行?”

“正是如此。”宋毅骋微笑着点头,对于飞剪船的性能他自然是了如指掌。他记得西班牙大帆船在理想的条件下,航速可以达到6节,如果遇到大顺风并且顺洋流的话,甚至能达到8节。然而在海上航行,哪里会有那么理想的环境呢?能保持5节的匀速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飞剪船则不同,它轻轻松松就能达到13、14节的速度,如果稍微设计设计船型,达到16、17节也不在话下。据宋毅骋所知,在他的时代维度里,当时最快的飞剪船甚至能达到15.6节的高速,横穿大西洋只需短短的13天时间。

“若是真如此神奇的话,老爷,”沈宝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在飞剪船上加上火炮,那岂不是无敌了?”

“哈哈,你说得对!”宋毅骋大笑起来,“打不过我们还可以跑,跑不过我们的,就只能挨打。” 风筝战术,一直是宋毅骋推崇的,不管是骑兵火枪还是海战,总之是先保证自己安全,在去说输出的事儿。

就算欧洲的战列舰炮多,你追不上我,也是无济于事,总之一句话,打得过我的,追不上我,追的上我的打不过我。

“老爷高见!”沈宝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啊,老爷,”沈宝突然想起了什么,“我一直在考虑扩建淡水码头的事情。现在码头上已经人满为患了,船只卸货装货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如果要提高效率的话,就只能增加人手和场地,但是这样一来管理又是个大问题。”

“而且装卸工都要是年轻力壮的才行,这又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导致土地更加多余的人手去开垦了。”沈宝愁眉苦脸地说道。

宋毅骋听了之后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地说道:“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手不足的问题。扩建码头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不要着急实施。回头我给你一份图纸,你按照图纸上的要求进行改建。”

“另外我会让王三带着黑珍珠号上的工匠再打造一些码头设备,这些设备应该能够代替一部分劳动力提高装卸效率。”

“真的吗?那是什么设备?”沈宝好奇地问道。

“天车塔吊。”宋毅骋简洁地回答道。

“天车塔吊?”沈宝一头雾水地挠了挠头,“老爷您能详细说说吗?”

宋毅骋的想法就是,一船一坞,船坞之上架起来三组天车,一主两备用,直接往船上吊装货物,当然了,他没有电,但是可以采用蒸汽动力,这个说来简单,但他缺少的还是太多了,比如钢丝绳,不过有想法就好,就能前进。

宋毅骋想的是,货物都以类似集装箱的形式,一个个吊装进去,这个集装箱会设计成正方形,以便于直接从船舱上甲板送到底仓,因为现在的帆船上下甲板之间本就是有一个正方形的口的,可以作为送货口。

另外需要做的就是在船上配置配套的设施,起码要有轨道,方便一个个的集装箱能推到合适的位置,另外就是固定装置,这么想想,这一系列的配套设施还是很多的。

另外需要的就是蒸汽动力的码头起重机,总之,只要有了蒸汽机,好似一切动力来源也就有了。

“哎,说来说去,蒸汽机才是重要的节点,才是重中之重,对了沈宝,等到了台湾,安排薄珏到工匠中去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才,让他找几个徒弟,这个要着重培养。”

“是,老爷,我记住了。”

“哎,科技还真是第一生产力啊。要是有了蒸汽机,咱们这三十多万人口将能爆发出三百万人的力量。”

“老爷说的对,对了老爷,如此的话,天津卫大沽口是不是也要建配套的码头?”

“嗯啊,肯定要的,这个后面我会操办的,正好这次路过河间府,是个不错的地方,我准备向皇帝索要这河间府的巡抚。”

“河间府?”

“对,大沽口就属于河间府,到时候,就能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建设码头。”

“那,老爷,皇帝同意了吗?”

“肯定还没有啊,这不是正准备嘛,之前倒是提过一嘴,不过,后来,这不,老爷我被赶出了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