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 (第1/4页)

他伸出左手在下巴的胡须上抚弄了许久,终于放下毛笔,拿起奏章站了起来,走到屏风里面,躬身拜道:“陛下,范相公有份奏章,请陛下亲自过目。”

“拿过来。”郭绍道。他的旁边站着宦官曹泰,曹泰上前来拿奏章……因为黄炳廉不敢轻易太靠近皇帝了。

黄炳廉不敢去观察皇帝的表情,当下便拜道:“微臣先行告退。”

黄炳廉倒退几步,然后注意着步伐姿态走回自己办公的位置。左攸抬头看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黄炳廉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坐了回去,继续拿起一本奏章翻开。

他一个辅政,无权处理一个宰相的奏章,连评论都要谨言慎行。不过他心里倒是对那事儿有数的。

皇帝看到那份奏章,肯定不高兴!皇帝和他大姨子的关系有流言蜚语,黄炳廉是不知道真假,但可以肯定郭绍宠信端慈皇后……因为让她在西殿执掌国政,是郭绍的意思、也是他自己愿意干的事。

现在范质不让郭绍做他愿意的事,郭绍能高兴吗?

不过,黄炳廉又琢磨: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新国策不仅是在组建一支“乡勇”,而且会涉及兵制、徭役、赋税等诸多方面,皇帝肯定想让官员们都心服口服地支持他,而不是应付了事。

范质的奏章,究竟只是他个人的主张,还是替一批人说出心思?如果是后者,郭绍就不能不多加考虑了。

黄炳廉一声不吭,忍不住又转头看左攸,不料左攸也在看自己,俩人面面相觑。这个动作,让黄炳廉感觉有点疑惑不解。

……

一到酉时,宣德门上的钟鼓就敲响,在金祥殿内清晰听闻。郭绍站了起来,说道:“诸爱卿做完今天的事,便下值罢。”

左攸等人起身作揖,一齐道:“恭送陛下。”

大伙儿等郭绍和宫人们离开东殿,这里官职最高的枢密使王朴便开口道:“收拾一下,明天再办。”

东殿内渐渐便热闹起来,大伙儿寒暄几句,有时候还开句玩笑。

左攸也与几个人一起离开金祥殿,步行出东华门后,便与同僚告辞,各自上马车或骑马回家。但左攸今晚还不能回家,他要去禁军大将罗延环家一趟。

罗延环今天生辰。

这会办宴席有规矩,六十岁以上的人才能办寿宴。罗延环这种壮年,就算有身份也不能在东京随便开宴,他生辰这天便只请东京的故交好友在家里吃顿饭。

左攸和他不仅是同朝为官,还是好友。所以左攸得去。

俩人私交很好,因为罗延环能有今天,给他引路的人就是左攸……

当年枢密使王浚因骄横跋扈、企图挟制太祖郭威,被清理党羽,罗延环被牵连贬官。罗延环认识左攸的时候,正在一个闲职衙门挂个职位,每天去公家混饭吃;因左攸引荐,罗延环才投到郭绍账下,并迅速得到重用。

后来郭绍称帝,罗延环投奔之事,对他前程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他当然打心眼里感激左攸。

第六百三十五章 难得知己

罗府上有亭台楼阁,有庭院绿意。客厅里三人举杯对饮,谈笑有声,时不时有一盘佳肴端上桌子。

罗延环举杯动容道:“人生难得一知己,而今我有两个,夫复何求?”

左攸一脸笑容端起酒杯:“愿咱们年年都能在此对饮,为罗兄庆生。”

“先干为敬。”罗延环一脸红光,仰头饮尽杯中酒。

李处耘也微笑地按住嘴上的大胡子,端起了酒杯。

就在这时,一个貌美的妇人笑吟吟地从后门走了出来,那妇人盘着发,头发上插着金钗,不过打扮却显得比较朴素亲切。

罗延环说道:“李兄见过贱内……这位是内阁辅政、太常寺少卿左兄,你快来给二位兄长见礼。”

左攸急忙站了起来,眼睛看着别处,也不再去看那美妇了。

妇人款款屈膝道:“妾身这厢有礼了,见过二位兄长。妾身下厨做了几碟小菜,不知是否合哥哥们的口味哩?”

李处耘做了个虚扶的动作:“嫂子快别多礼了。”

左攸忙道:“让嫂嫂亲自下厨,我等实在过意不去。菜特别好吃,好像回到家的味儿,多谢多谢。”

妇人笑道:“都是粗茶淡饭,哥哥们不嫌弃就好。”

“不敢不敢。”左攸和李处耘一起好言道。

妇人道:“哥哥们慢用,妾身就不叨扰你们雅兴了。”

左攸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