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 (第1/4页)

郭绍走到了桌案旁边,从铜灯架上拿了一枝蜡烛放到桌子上,然后翻开上面的卷宗。李月姬拽着被角,在床头坐了起来,这时她才发现外面的天色都已黑了。

李月姬的心情也渐渐平息下来,她还是不太敢睡。可是郭绍一在案前坐下来,坐得非常久,她靠在床头十分无趣,时不时打起哈欠。

偶尔之间,郭绍会站起来晃动他的脖子,然后走几步,他会朝这边看。李月姬的注意力也在郭绍身上,俩人会默默地对视一眼。

夜色中早已恢复了宁静,李月姬也相信郭绍不会对她怎样了。

郭绍再次起身踱步时,李月姬忍不住问:“陛下在做什么事?”

“核对乡军的赏罚和军需。”郭绍淡然答道,“从传令军报上来的各部军令原件,能判断出大部分功过。这些事枢密院和五军都督府在负责,但朕想亲自察看一遍,保证这一次乡军的赏罚公正;以及国库钱粮都用到了实处……”

李月姬听着听着,不知怎么睡着了。

等她惊醒时,睁开眼睛见郭绍还坐在灯下,顿时长吁一口气。郭绍侧过头来:“做噩梦了?”

李月姬脸色有点苍白,愣愣地看着他。

郭绍把毛笔搁在砚台上,走过来坐到床边,好言宽慰道:“你别担心,这里很安全。朕不会伤害你,别人也不敢对你怎样。”

“嗯……”李月姬听罢心里稍安。

她看着郭绍的脸,忽然觉得就算这个人不是皇帝,其实也挺好的。不知为何,这人能叫她觉得很安心,便是一般都不太会担心他做什么叫人难以接受的事……况且看着也不叫人反感。能叫她接受的男子并不容易。

李月姬默默不语。

郭绍道:“安心睡吧。”说罢起身回到了灯下。她躺在那里,眯着眼睛看他忙活。

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节之变

中秋已近,八月十四夜。河北易州虽是边境城池,但中秋前夕已是早早就准备佳节了,长街上红灯笼早早地挂了起来,灯市上一些木架子也搭建了一半。

这些年风调雨顺,刚刚丰收后的时节,上至官员下至黎民都准备欢喜过节。

北城城楼上一个年轻武将手扶着刀柄,在女墙后面慢慢地来回踱着步子,只待下值就回去与家眷团聚。他的目光望着城内灯火灿烂的市井。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了很不寻常的闷响,忙转头眺望城外。月光幽冷,大地上黑蒙蒙一片,只有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

武将皱眉盯着远方。

忽然听到了马蹄声,一匹战马飞奔至城下,马上的骑士仰头大喊道:“辽军入寇!”

武将大骇,急忙转头喊道:“擂鼓!备战!立刻派人急报军府!”

顷刻之间,月光下黑漆漆一片影子上下涌动,大片的马兵迅速向城门口涌来!那马蹄上似乎缠着东西,声音很小,靠近后冲刺疾奔沉闷的马蹄声才越来越清晰。

“咚、咚……”城墙上的战鼓擂响了。

就在这时,武将听到一阵动静,忽然发现瓮城里一群马直奔瓮城城门,他大声问道:“什么人马?”

话音刚落,那群骑马的黑影已经冲至城门内,城门内“叮叮哐哐”一阵响动,惨叫四起。武将脸色顿时刹白,急忙拔刀带人向上城的石阶口冲去,一面吆喝人去增援。

但已经迟了,那些黑影迅速打开了翁出门,又拿斧子斩断吊桥的铁链。“砰”地一声吊桥直挺挺地砸了下去,一群马兵应声疯狂地向城门冲了过来!

骑兵群一穿过瓮城,周军守军现抵挡已是晚了,大量的骑兵分兵直扑城内。

灯火辉煌的街头,立刻乱了,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尖叫声与马蹄声乱作一团。

……

堂皇的东京皇城,旁晚一层乳白的薄雾笼罩在亭台殿宇之间,仿若琼宫。竹丝之声从大殿中传出来,一派盛世富贵的景象。

皇宫大宴,郭绍和符二妹分坐上位,下面的嫔妃、文武大臣、诰命夫人依次上前见礼,墙边跪坐的乐工鼓瑟吹笙欢乐无比。

曹彬回京,郭绍设宴为他庆功,又正值中秋佳节,宴会上热闹非凡,聚集了东京最有权势最富贵的那些人。

皇后符二妹面带笑容,眼睛如同弯弯的月亮,叫人看着十分舒心。不过郭绍还是微微有点遗憾,符金盏没能参加这次宴会。皇帝皇后坐在这里,符金盏虽上了尊号,但她是先帝皇后有点不好找位置,便索性不来了。

反倒是太祖的贵妇张氏来了宴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