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没什么。”对眼看孟迎春时,李茂顿生邪念,竟萌生了一把揽小草入怀的蠢动,他赶忙定了定神,以长兄的口吻说道:“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可劝大郎将元霸派往登州,将来你借口寻亲过去,两头跑跑,时间久了,一切水到渠成,也不会伤了老夫人的心。”

孟迎春喜道:“究竟是茂哥见识高,日后还请茂哥哥多多关照。”

一声“茂哥哥”说的李茂心旌摇动,强压下心中的孽障,李茂逃之夭夭。

乘坐胡家商社的船只,李茂一行顺风顺水,一日到了魏博镇境内。

那天收了李茂的三百贯提单后,田词岭赌场得意,一连三天赢了万贯家财,一时高兴就给李茂开过一份过单,凭此单可以得到魏博驻军的保护,并能随时随地调用魏博镇境内的驿站马匹。

李茂不要魏博军提供什么保护,也不想跟魏博军有什么沾连,他这个辽东经略使跟魏博镇并无任何利益冲突,犯不着跟他们搅合在一起。

李茂的船在濮州境内登岸,向东又走了两天,踏入郓州境内。

节度押衙李雅城受命前往迎接,李雅城先李茂一步回到郓州,他能出现在这,让李茂心思稍安。不管淄青发生了什么,李茂现在还是淄青的骄傲,所经之处,地方军政官员一体到驿站迎接,礼数十分周到。

自贞元二十年离开此地,距今不过才一年多,远远称不上阔别,但心境上的变化却是彻底的,颠覆性的。

再次踏入郓州城,李茂的心境与先前可是大为不同,他回来了,回到了自己的发迹地,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外人”。

到郓州的第一天,李师古便在内堂接见了李茂,新任判官李公度亲自到中堂外迎候,见面以大礼相见。虽然只是玩笑之举,却让李茂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李公度这个人很有本事,在淄青这么多年,几上几下,却从未离开过权力核心。此番借何人势力上位,李茂尚不得而知,李兢只愿意和他分享京城情报,对淄青发生的一切向来只字不提,郓州与李茂之间挂上了一张黑幕。

李师古似乎还是老样子,脸看人的目光都是原来的样子,见面后他把李茂扫量了一眼,说道:“长安锻炼人呐,变的成熟了。”

李茂道:“一别经年,节帅老了。”

李师古叹道:“操心的事太多,你这番回来,本该休息一下,和家人团聚一下,但事情很多,只怕不能如你所愿。你而今是辽东州刺史、辽东经略使,淄青的官除了扬刀军那边你是不能再当了,不过淄青的事你不能丢下不管。张叔夜高升都头,扬刀军就乱成了一团麻,你替我好好整顿一下军纪,等调教完了,就过来帮我。”

高沐道:“节帅一直盼望你回来,所以没让你去登州,你的经略使府正在营建中,你先在小兵营落脚,幕府班子嘛,按你的意思继续招募,经费方面淄青先垫付五十万贯。自然啦,目下得先把扬刀军抓起来。张都头离任才几个月,扬刀军就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着实出了大风头。这两个月军纪愈发败坏起来,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记忆中,高沐在李师古面前说话从来都是十分精炼,能一句说完的绝不多说半句。似这般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废话,李茂觉得很不可思议。

“不过你如今是钦点的辽城州刺史,辽东经略使,这扬刀军兵马使的头衔就不能再给你了。你要理解。”高沐说完,喝了口茶,低头沉思了一会,仰头望向李茂,目光灼灼:

“辽东的事尚须徐徐图之,不急在一时。怎么个弄法,我们不干涉,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都是一家人,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你,啊,哈。”

高沐是在替李师古做主,这是以前是绝不可能的事。

以前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领会李师古的意图,再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给别人听,绝不敢稍有发挥,更谈不上替李师古拍板做主。

李茂斜眼瞄向李师古,后者端坐如常,不动如山。

李茂微微点头,似有所悟。

当晚淄青节度使府设宴为李茂及全体辽东幕府僚属接风洗尘,礼仪十分隆重,李师古亲自到场进了杯酒,饮宴到尾声,李师古打趣道:“人说小别胜新婚,久别儿不亲,茂华离家已有一年,还是回家看看妻女吧。我们就不要为难他了。”

饮宴尽欢而散。

李茂在郓州的新宅距离节度使府不远,乘马片刻就倒,时已宵禁,自然有节度使府的卫队护送,没谁眼瞎到跑来扫兴。

“小别胜新婚,久别儿不亲”,李茂一直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