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L剖Я啥��说厥�灼涫郑�直磺昂颖毖澜�η喙�季荨�

平壤距离东、高二州遥远,不是威胁,倒是辽东城距离东高二州不过四百里,确是心腹之患。

“薛青裹这厮此番肯定要充当新罗人的急先锋了

。这个老家伙这两年鸿运当头,顺风顺水,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秦墨身为外交主管,去过辽东城两次,第一次去是希望与辽东城建交通商,被薛青裹婉拒,第二次去是希望薛青裹认清形势与东高州结盟,被“礼送出境”,秦墨对这位辽东城主心怀芥蒂,愤愤不平。

秦墨的见解看起来并不十分高明,薛青裹愿意充当新罗的急先锋,那是一早就定的,辽东城地势极其险要,扼守新罗道大唐腹心的交通要道,但因腹地狭小,不能聚民,难以养兵,所需给养完全靠外界供应,在李茂崛起之前有能力供应他的只有新罗,他也只有投靠新罗这一条路。

李茂虽已经崛兴为辽东一霸,但时间太短,又未曾与大敌对决,地位并不十分稳固,薛青裹不可能舍新罗而投李茂,主动改换门庭的。

此外,因新罗被渤海牵制,无力染指辽东,只得扶植、借助他这个代理人控制辽东,攫取利益,东高州崛起后,不仅威胁到了新罗人在辽东的利益,也直接损害了薛青裹的利益,帮着新罗人攻打高州几乎是肯定的。

秦墨的判断不甚高明,结论却无疑是正确的。

“新罗国若大军来犯,辽东城就是其前进基地,没有这个点,新罗人的后勤给养辗转千里之遥,补给线过长且不说耗费巨大,也易受到攻击而被切断,所以新罗若兴兵来犯,必先取辽东城。否则,在冬季,在茫茫冰原上,他们只有冻死饿死的份。”

常木仓对辽东城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继续分析道:“若我们占据了辽东城,则完全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阻止新罗靠近我腹心,甚至完全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辽东城地势险要,要攻下来并不容易,但该城城小,粮草不能自给,若阻止新罗人往城中运粮,围城三月城必破。”

“主动出击与新罗人在旷野决战,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而且越过辽东城去与新罗人对阵,头上悬着把刀,这仗怎么打?我看唯一的办法是在鸭绿水阻击。”

“水军尚未建成,如何到鸭绿水阻击来敌?”

“或者可以找卑沙城的沙老大想想办法。”

“那家伙见钱眼开,帮谁不帮谁,就看谁能出的起价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们就算把箱底翻过来也比不过新罗国富庶吧

。这条道走不通。”

议论到这里,众人都觉得事情难办,一个个愁眉不展,李茂踱步到《辽东全图》前,凝视着地图,久久无语。

一个大胆的念头忽然在他脑海中萌生,这个新奇的念头一度让他十分兴奋,但细细思量后,又让他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可是拿全副身家性命在赌啊。”

决心难下,又到饭点,胡南湘招呼众人入席吃全鱼餐,计有水煮鱼,炖鱼,烤鱼,炸鱼,煎鱼,醋溜鱼,最后还有每人一份没盐少油的鱼羹。

因为全鱼宴是兰儿和吴氏亲手炮制的,众人也不好意思说不好吃。

郑孝章提议喝点小酒,秦墨起身去拿了一瓶进来,每人分一点点,既能尝尝鲜,又不至于醉酒误事。

辽东的经济条件已经有所改观,但物资依旧缺乏,尤其像酒、丝绸这样的奢侈品。

李茂饮了一杯酒,酒喝进肚子里,身体暖和起来,心却变得更加冷静,他把刚才的那个念头找回来细加完善,再仔细过一遍。

心定下来了,并无大的疏漏,于是就下了决心。

决心已下,下一步怎么做,他心里已有数。

收拾了杯碟,餐厅又变回了会议室,李茂对众人说道:“得尽快结束北部战事,把资源集中起来用于应对新罗。”

自松木关之战后,辽东契丹部彻底出局,残部退入辽河北部地区,凭借山林地势,负隅顽抗,迭剌部支持这些残存势力继续留在辽东周旋,为将来重返辽东做个伏笔。

李茂跟室韦人达成协议,向他们提供铁质兵器、盔甲和战术指导,资助他们讨击契丹,夺取本属于契丹人的地盘。

室韦人跟契丹的仇怨不必李茂鼓动即已深似海,而今既能痛打落水狗,报旧日的血海深仇,又能拿到汉人的补助,实在是求之不得。

室韦人拿走了许多好处,给李茂的回报也异常丰富,香料宝石等内地急需的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