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倒是狠狠地出了口恶气。

恶气一去,斗志昂扬。宋梦龙和李红水的反攻很快开始。

在新罗人爆发出的强烈斗志面前,常木仓明智地选择了退缩。

退缩不是懦弱,而是斗争的另一种形式,凭借着地利优势和完备、成型的防御体系,安东军很快遏制住了新罗人的疯狂反扑。

战事陷入僵持状态,到一轮明月升起于东天时,双方脱离接触。

新罗人后退五里扎住阵脚,后退的过程中,唐军没有趁乱追击。常木仓明白,他的士卒士气已失,此刻强行追击,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

阵斩两名抚慰使不能说没有冲动成分在里面,事后想想,宋梦龙、李红水都觉得有些后怕,金重熙是个猜忌心很强的人,这样公然杀了他的使者,虽说有话搪塞,到底能不能说的清,却是谁也不敢打包票。

何去何从?

宋梦龙、李红水在营中苦苦思索。

夜深人静时,常木仓巡营归来,心头笼罩着浓重的黑云,此战虽然打掉了新罗人的嚣张气焰,但后续的情况并不理想。临时拼凑起来的新军,凭着一口气,用一次可以,打持久战却不行,他们的士气随着战事的挫折已经消耗殆尽,战前的种种美好许诺被残酷的战争击碎后,又拿什么来继续忽悠?

常木仓正陷入沉思中,忽传高州刘掌柜到,刘掌柜是李茂特使的代号,只有常木仓等少数人知道。来者是一个精悍的年轻人,常木仓望之大喜:“石将军,是你。”

来人全礼参拜,道:“石雄奉命听候调遣。”

石雄现任第三师副统领,是李茂的心腹爱将,他来此处,怎让常木仓不喜。

石雄告诉常木仓,李茂已经派捆奴军前来增援,要他固守待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主动出击。常木仓苦笑道:“今日打了一整天,精疲力竭,想主动出击也不能

。东州方面压力很大,援军在外面扎营,虚张声势即可,无须到龟甲山来。”

石雄道:“大帅也是这个意思,此外,我们得到消息,宋梦龙、李红水今日在阵前斩杀了王宫抚慰使,军中纷纷效仿,杀了至少四十名支使。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消息是内保处报给李茂的,常木仓虽为内保处首领,却因不在东州,反而没得到消息。

常木仓闻言大喜:“好,这是个好机会,要抓住机会好好做篇文章,瓦解来敌人心。”石雄道:“已经开始动作,时间在我,请务必坚持住。”

常木仓当即召集主要将领,当众宣布了这一好消息,许多人却没有听出这条消息好在何处,不过经此一战,常木仓的威望空前提高,他们信赖常木仓,也知道石雄是李茂的心腹亲信,有他在此足可证明李茂不会放弃龟甲山,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雾霾顿时一扫而空。

李茂的确决定拿宋梦龙、李红水阵斩王宫抚慰使一事做篇文章,但如何破题却颇费了一番思量。常木仓的内保处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辽东的监控,但右厢对外的力量却还很薄弱,有限的力量主要放在契丹、室韦和营州身上,其次是幽州和淄青,对渤海和新罗知之甚少,尤其是新罗,右厢所掌握的情报甚至还不如李茂这个前淄青押藩判官掌握的多,而实际上李茂掌握的很多情报都已经陈旧过时了。

对新罗内部情况一知半解,怎么做好这篇大文章,右厢方面还是一头雾水。

常木仓却胸有成竹地说:“这篇文章我们来做,毕竟辽东是内保处的地盘。”

见石雄不解,又笑道:“新罗军远道而来,民力不够,难免要用一些土人,他们中混有我们的人,接触核心要害他们或办不到,传播些小道消息还是没问题的。”

石雄大喜,深赞常木仓老谋深算。

常木仓控制的内保处高效运转起来,宋梦龙、李红水阵斩王宫抚慰使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东州城下大营,金梯邕闻言大惊,急向宋梦龙、李红水求证,结果让他目瞪口呆。

原因金梯邕不想听,他相信新罗国内也没人愿听宋、李二人的解释,他们愿意听的是他金梯邕如何骄横跋扈,不遵王命,纵容下属斩杀王宫使者。

这场战争走势已定,只要不是眼瞎,都能看的明白。

半个月前国内的反战声音忽然大了起来,各州陆续停止了动员人力和征集粮草,切断了向辽东的粮料、军械和人力供应。

坚定的主战派、摄政相金彦升破天荒地去看望了在家赋闲的前兵部尚书闵存浩,闵存浩此前是坚定的反战派,被金重熙、金彦升联手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