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宦官,连忙喝住众人:“某便是仇士良,救驾的是谁?”

几名神策军上前参拜,老宦官怪眼一翻,先问郑训:“郑少尹,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郑训道:“身在曹营心在汉,郑训是忠臣。”仇士良哈哈大笑,伸手扶起了郑训。又问韩江春:“你是何人?我见过你吗?”

韩江春通了姓名,又道:“某受李太保所遣,千里赶来护驾。”仇士良一惊,顿时大喜道:“好,大忠臣,快起来。”

扶起韩江春,却问趴伏在地上的老官,问:“太常卿,你也是来救驾的?”

老臣颤声道:“老臣有罪,老臣有罪,老臣愿揭发逆党,将功赎罪。”韩江春一旁冷笑:“恬不知耻!”挥手一刀,老官身首异处。

众人大惊,仇士良把眼睛一翻,阴冷地盯着韩江春,众人都认为他要发作,却不想扑哧一笑,拍着韩江春的肩膀说道:“嫉恶如仇,好样的。”

韩江春杀那老官是怕他胡乱攀诬,害死更多的人,他也料定仇士良不敢把他怎么样,这才挥刀除害。

这时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鱼弘志赶了过来,询问状况,仇士良当即将韩江春介绍给了鱼弘志,鱼弘志先是大惊,继而又是大喜,忙催促众人去见驾。

他自己先去后堂,吩咐一干内侍准备。不多时仇士良领众将官入内见驾,大唐天子李涵微笑着请众人平身,抚慰众将,又令仇士良和鱼弘志记录各人名姓,要论功行赏。韩江春偷觑天子真容,见他满脸微笑,似比仇士良、鱼弘志还要高兴,倒似外面那些策动宫变的朝臣们真如仇士良、鱼弘志所说的是要弑君谋叛,而非在他的授意下借机发难除掉仇士良等一干阉宦。

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唐的天子李涵,此局虽然惨败,但只要他活着一天,就有翻盘的可能。

唐大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紫宸殿朝会,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金吾卫仗院内天降祥瑞,有甘露生于树上,众臣僚皆贺,天子李涵命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等大阉前往查实。仇士良、鱼弘志进入仗院后,见韩约神色慌张,遂起疑心,恰风吹幕动,露出幕后隐藏的甲士,仇士良、鱼弘志狂奔回紫宸殿,劫持天子往宣政殿躲藏。

仇士良、鱼弘志在神策军中的亲信闻听宫变,以讨贼为名进入大明宫。

在此之前,参与宫变的邠宁节度使裴仁勇、京兆尹罗立言、御史中丞李孝本等人各自募集了一批甲士,秘密开赴长安城内待命。

裴仁勇所募集的五百死士此刻就陈兵于丹凤门前,韩江春等五十人便是其中的一部,因信息不通、指挥不力,宫变发生时,韩江春等人茫然不知,未能及时赶去增援,加之京兆少尹郑训临阵倒戈,提前打开了左右银台门放神策军进宫,致使这场宫变功败垂成。

李涵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几曾见过这等血腥?被仇士良和鱼弘志劫持进宣政殿后殿后,小便失禁,污秽了龙袍,不过此刻他已经镇定下来,改头换面接受仇士良一系的礼拜。

李涵换了新袍服,要韩江春等功臣带刀随侍,出殿见神策两军将士,将士们见天子安然无恙,仇士良、鱼弘志和一干私党都在身边护卫,便知大势已定,一个个笑逐颜开,齐呼万岁,声如山洪海啸。

方才还吓的尿裤子的大唐天子,此刻神采焕发,当即下诏,两军参与锄奸的将士每人赏钱两百贯,叙功三转,六军其他将士每人赏钱五十贯,叙功一转。

各文武官吏俱晋级一等。

白身俱叙功授官。

诏令传出,大明宫内外齐呼万岁。

第670章 祸乱之始

李茂是在宫变之后第六天才得知这场宫廷激变的,宫变来的太突然不要说他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便是近在咫尺的田萁、胡斯锦等人也猝不及防。

这是一次突然袭击,不得不说谋事者很有气魄,把大明宫当成屠宰场,选在大朝会时发难,仇士良的观天之眼也成了瞎子,没有发出任何预警,因此当宫变猝发时,仇士良等人茫然无所从,完全是凭着几十年残酷宫廷内斗中养成的本能在行动。

胜败的天平在那一刻,对双方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公平,真正的胜败悬于一线之间。

当初仇士良、鱼弘志等权阉狼狈奔回紫宸殿劫持天子退往含元殿时,数十名官吏抓住御辇不放手,仇士良奋力厮打,却始终不能挣脱,让他顿感心力交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鱼弘志甚至已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就在这危急时刻,一名英勇的宦官跳了出来,挥拳一连打倒了十几名官吏,奇迹般地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