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2/4页)

贤上位,自己父亲战败身死,以及几位哥哥之死,皆是朝廷的授意?或者说,都是褚云重亲自在幕后操纵?!所以,就是这短短数字,毁灭了我的家,改变了我的一生?

不,不是这样!不会是这样!老天爷不能对我这么残忍!此时此刻,少年已是呼吸急促,思绪狂乱。他不愿相信,哪怕白纸黑字摆在面前,他亦不肯相信!

窗外已是雷声隆隆,天色暗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有侍从进来点灯,顺便儿又问少年:“趁雨还未落下来,尚令郎可要先传膳?”

宗赫烦乱的挥手让侍从们退了下去,又狠狠掐了自己一把,逼自己冷静下来。不要犯傻,他拼命告诫自己,手头这张纸能代表什么?这是孤证,不足以信!更何况,这会不会是伪造的?会不会是有人故意离间自己与褚云重的感情?

少年下意识的忽略了如果有人陷害,为何这纸页会凑巧出现在皇帝递给他的文卷中,亦忽略了那密封火漆上有褚云重私章的事实。他也绝没有想到今日所见之人根本不是褚云重,而是他的双生弟弟,更绝不会想到,他将傅川偷送出宫成全他人的举动,是怎样深深刺伤折辱了凌越的心。

宗赫将那张纸折起收入怀中,也未及收拾书案上的文卷笔记,便匆匆离开这文华殿,急于去政事堂找皇帝问个究竟。然而,他完全没有想到此时自己正踏入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

天色似泼了墨般漆黑一片,偶尔几道闪电划过,在这暗无天日的天际扯出一道道惨白的线条,轰隆的雷声更是碜得人心里发慌,而雨却一直迟迟未下,只凝在那乌云中,悬得低低的,直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宗赫一路狂奔,喘着气来到政事堂外,见几十个侍卫侍从都在廊庑外头候着,也来不及打招呼,径直便往台阶上走。

卫临忙迎了过来,脸上挂着笑巧妙的用身子挡住路,低声问道:“宗尚令怎么来了?不是在文华殿做功课么?”

“陛下在里面吗?我有事要见他!”少年眉峰一挑,对卫临的阻拦极是不耐。他如今在后阁亦是畅通无阻,去哪儿都不用提前打招呼,便是这政事堂又如何?

见少年语气是从未有过的强横,卫临心头突地一跳。他深知宗赫乃皇帝心坎上的人,不日即将入住紫金光华殿,更是未来尚君的不二人选。他做事为人素来圆滑,又岂敢轻易得罪了他?但政事堂不比其他宫殿,便是宗赫得宠,也不能随意进出。

因此卫临亦只能含着笑,婉转的对宗赫道:“尚令郎自然也知道这政事堂乃机密重地,非皇帝宣招不得擅入,如今陛下正与梁王在内谈公务,若是宗尚令急于求见陛下,也须稍候片刻,待小的前去御前为尚令通传一声。”

“不必,我去政事堂旁边暖阁子候着便是。”说罢,宗赫不待卫临阻拦,穿过垂花门直接进了东暖阁。

大理石座雕百骏图的琉璃屏风的后面,皇帝与梁王说话的声气依旧清晰,少年本想直接绕过屏风,直接进去向皇帝问个明白,但听到两人依稀正是在谈琼州事务,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12。 真相大白

风雨欲来,政事堂。

梁王今日被皇帝召来原以为要议九月亲政大典的事宜,谁料皇帝却只与他商议海事。还好梁王才从摄政王位置上退下来,各项政务都熟烂于胸,便笑着道:

“南海之事已不用朝廷操心,琼州几处海岛都按着之前拟定的方针在革新,如今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去年琼州一年的税收,在九州之中已是名列前茅,其中海口通商的厘金,就足足占了九成。”

皇帝亦是宽慰一笑,点头回应道:“海事欣欣向荣,朕心甚慰。如今中原各地哪一处不要花销,建学校、医馆、育婴堂,修筑马路、疏通河道,皆是吞银子不见底的大窟窿。当初急着打通海上通商之路,亦是指望着这其中巨大的利润。”

梁王便也微笑着奉承了两句:“宗贤在南海这两年政绩卓越,显见得陛下识人之明。”

皇帝端起茶,轻抿了一口,抬眼瞟见那琉璃屏风后似有人影闪过,便不动声色的搁下手中的石顶云鹤杯,悠悠的道:“朕本打算还要晋一晋宗贤的品级,但一来他在朝中资历尚浅,升得太快有碍物听。二来,又为着世显的缘故……总是让朕有些左右为难哪。”

梁王却不以为然的道:“世显入京时,太阁便已劝诫过他,这孩子聪明,不会不懂得分寸。”

说罢,又沉吟着道:“倒是他父亲兄弟的那件事,一直是太阁的一桩心病。毕竟世显是陛下未来将要大用的,关于那事儿,陛下预备一直瞒着世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