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只是比起从前,廉贞觉得现在的日子平淡的有些难熬。

江海。廉旗。朱承恩。究竟是哪一个人呢?

既然有本事潜伏在云关这么久而不被察觉,廉贞也并不怎么寄希望于她和廉策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揪出害群之马,只能祈望着在父亲回来云关前,他们能够好好地将云关守住。鹤嘴峡一役,北狄没有讨到什么好必定会卷土重来,再袭云关,廉策等人不敢大意,各处的防御工事都再三地检查,因为周围一些人变得不再那么值得信任,廉贞花费了更大的精力,人也日渐消瘦了下来。

就在云关加紧备战之时,京城传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

天福帝发布禅位诏书,传位于太子赵临渊,十日后新帝行即位大典。

“想来,当初接到密函回京的人不仅是父亲,应该还有远在苏杭的荣亲王,虽然当时父亲说皇上病重,可是并没有多嘱咐我们什么,清王也没有什么异色,他们大概都是不知道皇上有此打算。如此出其不意,是为了麻痹定王一脉么?”廉贞向哥哥问出自己的疑惑。

“继位一事,事关重大,不是短短一旬就可以处理好的,既然皇上如此昭告天下,应该是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你不是疑惑清王为何会被派遣到云关来么,或许他也是安排的一部分,身为太子的左膀右臂,他不在京城,孟府会对京城的布置放松很多警惕,给了太子可乘之机。“廉策道。

廉贞点点头,自从赵临渝,现在的荣亲王世子赵临武被遣往苏杭,太子和定王的势力在朝堂上便呈现出分庭抗礼之势,皇上如此一来,应该是给了定王一脉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

不过这些事都不是廉贞需要考虑的了。眼前最重要的是,因着这即位大典之事,廉镇回云关的时间又要延迟,她需要烦心的事情还有许多。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但是你也不要忙坏了身子,多注意休息。”廉策看着妹妹眼下淡淡的青色嘱咐。

虽然还是那严肃的语气,廉贞听了却心下一暖:“我会注意的,哥哥也要好好休息。”

两人又商讨了一些事情,廉贞便退了出来。她抬头望了望天色,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秋收就要结束了,北狄的兵马不会磨蹭太久。

得了短暂的空闲,廉贞并没有像自己和廉策说的那样回去好好休息,而是去了英雄碑。还是挑了一块碑坐下,擦拭自己的银枪。

枪身已经被擦得雪亮,棉布拂过枪尖,原本平滑的枪刃上被刻下了一个字。

蓦然,廉贞便想起了赵临沂。三日前,赵临沂传了一封信来,只四个字——“安好,勿念。”

现在的局势,对于太子来说十分有利,只要太子登上了皇位,一切便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他现在大概也是在为太子顺利登基之事忙碌吧。

廉贞自嘲地笑笑,才分开多久呀,还真是越来越小女儿情态了。

京城,孟府。

原本最被主人喜欢的青花瓷杯,被猛地丢在了地上,飞溅起来的茶水和碎瓷让站立着的人们更加胆寒却不敢躲闪,生怕将孟寒夜的怒气拉到自己身上。

孟寒夜看着眼前这些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在他面前却老实地如同鸡仔的官员们,怒气止不住地涌上来:“派了你们多少人盯着那老皇帝和太子,准备继位大典这么大的事居然一个人都没有事先发现?一群废物!”

众人内心惶惶,不敢接话,只听得孟寒夜又道:“还有那诏书,孟源、姜峰,你们二人身为礼部侍郎,居然是和我们一起在大殿之上知晓皇帝要禅位一事,你们真是好得很,我养你们还不如养两条狗来的实在。我要你们有什么用!”

被点名的姜峰不敢说话,一张脸被孟寒夜吓得发白,一旁的孟源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他身为孟寒夜的侄子,不好不答话,哆哆嗦嗦地说了一句:“叔父,不是我们不认真做事,实在是陈谦明那个老东西藏得太严实。即位诏书由他一手经办,没露出半点蛛丝马迹,我和姜峰,也是没有办法。”

孟寒夜冷笑:“你们在礼部呆了多少年了,嗯?一句太严实了就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了?我扶助着你们坐上礼部侍郎的位子,不是让你们整日花天酒地的,要是不想要这个位子,我手下可还有很多想要上位的人呢。”

孟源和姜峰两人连忙跪了下来:“是我们办事不利,还请太傅(叔父)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叔祖还请息怒,这礼部尚书陈谦明老奸巨猾,宫里陈淑妃和四皇子又依附于皇后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诏书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