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上得二楼,因为并非是吃饭的时间,上一次坐过的卡座并没有人,附近也没什么食客,王淳径直走过去坐了,也不看墙上挂着标着菜价的牌子,依样点了西京笋、素油佛手菜、葱泼兔和紫苏鱼。

一样一样,一桩一桩,原来早刻在心里了。

王淳要了一壶酒,端起来一饮而尽,酒入喉绵软香醇,带着一阵暖洋洋的香,舒服的就像秋日午后晒得人昏昏欲睡的阳光,眼前有些模糊,他又想起了今日午后承启对他说的那一番话。

今日午后,与寻常也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承启突然问起他对于杨衡的看法,杨衡这个人,看着就是一副精细模样,也有抱负,听说最近写书名震京师,只是这个人做的事太有目的了,难道承启就看不到他眼里对权利的欲望吗……王淳想着,也如此说了,承启却是浅浅一笑,反而问起他最近是否还在读书习字。王淳便有些糊涂,近来自己是否读书习字与杨衡这个人有什么关系吗?承启却不依不饶,末了,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却吓了他一跳。

“王淳,你很好,我想让你做永平朝的将军。”

言犹在耳,承启的笑颜上,一双波光粼粼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线,看不到精明算计的光芒,却笑得有如一只狐狸。

王淳便本能的起了戒心,此时,承启的手却又伸了过来,他就那么僵着身子,眼睁睁的看着这位永平朝的皇帝环住了他的腰。

“又有几个人能像你这样一心一意呢?”话里带着笑音,却是全无半点征兆的举动。王淳感到那个人的脸就那么靠在自己肩上,故意让他的心怦怦的跳的要炸出来。王淳看着那个人拖着自己走到后室,揽过一面菱花镜,镜中映出两个人的容颜。王淳眼睁睁的看着承启心血来潮的拖着他走来走去,看他在其它人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自己面前柔顺的像一只吃饱了打盹的猫。

然而猫是有爪子的,偶尔一伸便会伤人。

“永平朝的军队,只有交给你我才放心。王淳,你知道我的抱负,你要助我,现在吴均老了,已经不能再上战场,他手握枢密大权,一直在不停的提携他的门生,他现在表面对我恭谨,但若是真有什么事吴均是指望不上的。永平朝如果想不受外侮,士卒就一定要最精锐的男丁,可是现在军队中青壮年士卒不到三分之一,每日空耗钱粮,国库空虚,寅吃卯粮……我若想解决财政的问题便一定要裁军,军队我交给你,裁军才能不动声色的进行下去。王淳,你一直都在忠心耿耿的保护着我,我……亦看在眼中。现在我□乏术,杨衡我要用他来处理政务,军事方面我只能靠你了。”

衣带被一只手悄悄解开了,承启的目光满是热切。

“我可以给你你要的。”

曾经说过一些傻话。

不要权利,不要金钱,只想要守着你。曾经的心清澈如水,说出来的话也是如清泉般透亮见底,如今却被撒上一把桃花瓣,艳丽了,却也不再纯洁如许。

将军么?荒谬啊!

王淳自嘲的又倒了一杯酒,承启在想什么?把军队大权交给自己一个没有读过书,不懂兵法只懂武功的武人吗?把那么多人的性命都交到自己手里吗?只因为对他有那样一份忠心?……他莫名的想到了熙河战役,想到了面目早已模糊的父亲,想到了建宁朝曾经的惨胜,想到了战争过后,乡野劳作无男丁……却不知顾老兵与侯录事,他们如今怎样了。

也正是这样一番心血来潮,王淳饮干了杯中酒,结了帐下了楼,骑上马向新门瓦子方向慢慢行去。

时值今日,顾老兵不再是一名老兵,侯录事也早已不是录事。二人早已陆续辞去了身上的职务,在外城朱雀门南门外的一条名为新门瓦子的巷子买了两所房子做起了邻居。这些事王淳也只是有耳闻,自打他进入御林军后,一来是军中规矩森严无事不得外出,二来那个时候正是血气方刚的阳春少年,一颗心全系在承启身上,倒难得去想这两位待他胜似亲人的恩人,因此这新门瓦子巷虽知道大致方位,竟是从未去过。今日恰巧有这半日闲暇,加上心血来潮,便在潘楼街上买了几斤点心几斤牛肉,信步去了。

因为不在皇城附近,新门瓦子巷压根也比不上王淳住所附近繁华,小商小贩不易看到不说,便是往来的行人衣着也多是破旧的。王淳一路走一路问,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好不容易才打听到顾老兵现下的住处所在。

那条巷子,名字倒古朴,唤作乌衣巷。

然而这条巷子却不似书画中的古香古色,王淳放眼望去,房屋矮小破旧不说,且多为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