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北抵荒川,能把山水两般景色一收眼底,便是难得……而四季中,又最是这初秋的光景,那北风一吹,把西山开阔地染上一片绯红,赤赤烈烈,浓浓艳艳,山水萧景,立时焕然不同——要说广平也是百年老城入关要道,每年过客何止千百,只有一季西山能留下传诵的诗句,也当真惭愧……”

靠近我的那高壮汉子顿了顿,蹙起眉头闷声道:“绕了半天,你是说那西山头上的枫叶红了?”

“对,对,这位大哥说得明白。”

我立刻点头,“赶巧您几位今日在此,英雄豪杰不敢说,好汉过路却当得,若是不驻马下观,岂不可惜?”

那胡虬大汉一道“你这迂腐书生”的眼光射来,嘴上冷哼一声:“早也听说广平有此一景,可是天色已晚,你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

“大哥有所不知,小弟说的正是此时才好。几位大哥可听过,西山红枫如美人,有那愈夜愈妖之说?”

矮胖中年人再次扬眉:“愈夜,愈妖?”

“正是。几位大哥没听过这个说法,也不奇怪,这里面有个本地人才知的掌故。”

“哦?”

我咧嘴一笑,缓缓道来,“传说百年前当逢乱世之际,咱们广平这附近地面,曾经诞下过一位仙子般的美人。这位美人名起于生辰,曰‘寒露’,人如其名,明眸皓齿,乌鬓芙面,玉骨冰肌,寰姿润艳……”

我怅惘道,“那可真谓是‘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风华绝代,绝代风华。”

“十六岁上,寒露父母双亡,她不得已打开家门做些织布卖布的生意养家,这下可好,美貌惊世,一夜名动四方。从此后我们这方圆百里,就有了个异象——那是下至十岁的小儿,上至六十岁的老叟,无论婚娶与否,只要是跑得动的男丁,都勤劳于去寒露布庄换布买布……这不请自去的,隔三差五的,一日三顾的,流连忘返的,到了寒露家邻居老人口中,那就是时时日日,月月年年,‘鸡飞狗跳,无有消停’!”

“大哥先莫笑……”

我打断众人,收敛了笑容,“再过一段日子,不仅是方圆百里,连各地诸侯都闻风而动,慕名而来只为一睹美人风采。这前人后人新人旧人来往不断,可怜寒露家一道三寸门槛,几乎生生被踏成平地。如此这般,饶是美人再温柔如水,也不堪其扰啊。于是终于有一日,寒露关门打烊,悄悄收拾行装隐入西山白云深处,结庐避世,突然不知所踪了!——于是众人皆叹,道这寒露美人过贵难求,无人得摘,恐是真要遗世独立,孤独终老?”

见几人目光集中过来,我扇子在手上敲一下:

“可世间万事无绝对,缘分到了,就是石头他也能开花。你看,就有位没落王孙公子,逃避仇家追杀逃就逃到此地,身负重伤倒就倒在西山山径上,巧也不巧就恰好被下山打水的寒露看见。然后,美人救了英雄,英雄得美人相救,一段大好的姻缘本末倒置,从此展开——唉,瞧我这人,怎么说起来就没了个头?”

恍然惊觉,我环顾四周,“莫不要耽误了几位时间……”

话头被掐,四个大汉都是不耐之至。

赶在有人要动口之前,我先开口了。

“不过小生这故事说起来也不长,几位可有兴趣听一听?”

那几人相互看看,高个那人说:“你愿说便说,姑且听听看!”

另一个国字脸较为隐忍,“兄弟几个听听也无妨。”

“几位大哥既然有兴趣,就请宽坐片刻,容小弟啰嗦几句说完,也算是几位大哥到广平,听了一桩趣闻。”

那几人点头落了座,我接起话头。

“话说这公子被寒露相救,醒后睁开眼就见到美人,惊鸿一瞥,早将一颗心丢得彻彻底底,三魂六魄震得七荤八素,如何还能放下,如何还能离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然是不能的。这公子伤好之后,便借说要报恩,他留在山上,甘心每日为寒露挑水砍柴,下田做饭,总之,就是赖下不走了。也是他不顾昔日娇生惯养,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种种作为一片赤诚,日积月累下来,美人终于动容。公子得了几分青睐自是更加卖力讨好,月下呢喃,花前蜜语,猎人农民挑夫全部身兼,厨房水房柴房日日打转……人孰无情阿,纵是美人心性再高,天长日久,也不能不芳心暗许。于是乎,只看那白云山涧,神仙眷侣,双宿双飞,羡煞鸳鸯。”

我撑开纸扇,微微摇晃。

“故事到这里甚是美好。可惜山中岁月长,世上流年短,这外间战祸纷乱,那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