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2/4页)

“你说。”

“我……”小脸爬红,在这初春飞花的傍晚,艳如晚秋满山嫣然的红枫。“是齐小公爷说,说临王旧邸老破……”

她眨眼,吸了口气。

“……让莫要嫌弃,搬来国公府暂住。”

我站在那里大笑。

这话说的,全然齐氏犟人风格。而今多少事,这一桩实在畅快淋漓……实在值得,和丫头两人当众捶腰。

惹得张之庭摇着头叹息,左看看我,又看看丫头,张口欲说,却瞅着曲身歪斜的两人,忍不住撇嘴上翘。

一晌开怀,竟无意周遭的喧声渐小。

“……不巧周大人家里出了点意外,幸而不是什么大事——咳,各位大人!既然比试全部结束,那就到这里吧!”

是定襄王站在中央,给了散场的指令。

尔后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禁卫簇拥着中间那人首先消失在桃花林后,又一些谦礼之辞,齐太夫人和广平郡王去到前面送别,吴大人搀着付大人、陈荀风大人、李澄光大人、李仲恭大人一一带了从人离去。

院墙下的调香郎中也在这个队列里,跟着其他的从人出了门。

半顿饭的工夫,百余人众尽散。

终场的善后三方,也只剩齐家郡王家和廉王家数人,按理应该作为主办的一方留到最后,不过想必齐家的太夫人定不在意这些虚礼。于是跟着告辞的郡主经过了门口的齐家老小,和着张之庭作揖拜别。

“多谢太夫人款待,苏鹊等送郡王回府先行告辞,改日再来致谢。”

太夫人银丝飘飘,瞥过身后站着不知在望着哪里的齐鹏,对着府门前郡王雕花车厢挂下的车帘,笑的清明。

“老身不便远送,苏大人、张公子却可常来。”转头她道。

分手登车,过了两个路口,到了朱雀大道和别行的岔口,揭帘吩咐了停车,嘱了张之庭送郡王郡主回府,我则下车上马,要跟上后面拐往羽衣楼的小车。

张之庭跟在后面下车问,“你是稍后直接回家,还是要去临王府一聚?”

此时暮光已现,柳烟飞的小车跟在车队的最后,看得框架都有些模糊,而车下随行的侍从,更是只余七分淡漠的光影。

我扯住马的缰绳,“时候不早,也许是直接回家。”

“好吧。”他点头,“无事莫要耽搁太久,这厢送回,我在家里等你。”

我心里有数,回头不会太早,却还是应了。马腹一夹,牵了缰绳并了驽车的两骑,方欲扬鞭唤起,前头有了数骑匆忙的蹄声,是有人从朱雀大道急着往南回奔。

夕阳余晖里,看见是三匹纯黑的御马,拦了前头郡王的车驾。

其中的一匹顺着车队往近,眯着眼睛,看见来人高起的黑帽和宫人绛色的锦衣,近了,原是去而折返的刘玉。

他勒了马缰,在马上致礼,“陛下有旨,齐府事毕,请苏大人宫内叙事!”

哑了一会没有应他。

刘玉翻下马来。

“苏大人,皇上请您即刻入宫!”

张之庭从前面走过来,郡王和郡主的车架,也起了车帘。不得不驻马问他,“……刘公公,何事召我?”

刘玉摇头。“臣不知!”

“哪有这样的匆忙,到底何事?”

是张之庭拧了眉毛,站在了中间。

刘玉没有吭声。

跟着呆了一刻,听见后面马车驱动的车辘声,猛然想起从人中的那人,忙从马上滚下来,伸手拉开前面怒火冲冲的友人。

“苏鹊这就去,刘公公,真的不知所为何事吗?”

刘玉望我一眼未答。他作了手势请换马,上马后,他则用了原先我的那匹,顺过旁下的张之庭时,拂尘一摆,昂头闭目。

“赏!”

人海道情'二' 夜是有风的那种凉。

一条朱雀大街南北贯穿京师,自明德门直往皇城,入朱雀门而进禁宫。骑下彪悍的禁军坐骑,就在它两丈宽平民止步的中道上追风般奔驰,在一块块被百年岁月冲刷得透出光亮的青石砖上,留下声声飞扬的马蹄。

像是每下,都拍在了心上。

一直在想,也觉得不可能,没有可能。回溯遍了,从昨夜到今天所发生的所有事,无论是越墙梁上的失败,尚书令府上先后的小大火,还是闻哥今天临时惊险的出现……可以说哪里都有破绽,可哪里又都没有穿帮,无论如何都不该会被发现,不该会做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