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4页)

职者,依法从重惩处。四,调襄楚、洛南、安杨、定襄四郡驻军,统一候命听拨。五,任命治水官员事,明日朝议出结果。

然后是北境夷侵。

一时,没什么冒头的声音。

在李澄光高大的身子后看去,龙座下前排的地方,颇是几分疏朗。

尚书令大人周肃夫和礼部尚书周子贺,皆因家中有事,是不及赶来。左仆射兼户部卿王大人,上月刚刚告老还乡。兵部侍郎杜大人,早前为饷银案,领责请了辞。户部度支郎中彭大人,因为贪渎遭了法办……最后先头的几人互相看看,吏部侍郎李仲恭打了头阵。

他主张保证北邑军民供给,封锁边境,巩固关内防线,适时抽调富余军力,驰援边境,防范滋扰。

然后有人附议。

他们所说都在理。

……只是谁都知道,十五万神威军早分散在了北境一线,关内,除了京城拱卫守军和不能动的齐家神策军,早已无兵可调。所以年年复年年,覃军是继续防守,继续被动。

李仲恭几个说完了,底下又是一阵沉默。

我看着身前的李澄光,付老狐狸不在,他就是翰林中庸派的代表。这些天天枰倾倒,周派看着势孤,李澄光若是能说些什么,此刻就是多数的意见。

可惜他绿袍不动,站如青山,什么也没有说。

“众卿辛苦了。回去想了对策,明日早朝再议。朕也需要时间考虑一下,今晚,就到此罢。”

等不及一炷香的沉默,景元觉道了结束语起身。

散了,我跟着人流顺出大殿。一路特意贴身跟着李澄光,直到西侧出宫的奉天门下,都上了侍卫替各人备下的马,也没有被人唤回去,松了一口气。

景元觉就算发了疯……

毕竟,还没有到不识好歹的地步。

和旁人道了别,无人注意的时候,忍不住又擦了一遍唇。之后,我在马上阖了目,再睁开,夹腹挥鞭,头也不回的疾奔。

好些事乱在脑里,争着要冒出头来,孩童般吵闹不休。于是进了府门仍在想着,直到候着的小六出来牵了马绳,马下一个人卸了镫子拉我下来。

“怎么去了那么久?”

听着声音就在耳边,才拉回了魂。下了马,进门继续听见张之庭在说,“……不知为何,从刚才起,城中好像很乱,今晚到底是——你怎么了?”

我看着他担忧的脸,心下只觉愧然。

“今天辛苦你了,之庭。”

“……你看起来不好,出什么事了?”

“我没事,”摇着头轻推开他相扶的手,想了又想,还是只有说,“今天忙了一天,晚上朝里又出事,明天,大概就出皇榜了吧……实在乏惨了。”

张之庭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小六先接了口。

“爷,你一直不回来,张妈特意给大家准备了夜宵,还用不用?”

他的话倒提醒了我。

“你们用吧。烧壶热水,我洗澡。哦还有,明个早上,我想吃羽衣楼下赵记包子的早点……要赵记的。”

听着他跟着应声,放了心。

再看一眼张之庭,他依旧是担心夹着不安的样子,更觉歉然。只是也无法……

夜沉人静,早该歇下的时候了。

以进为退'二' 整整一夜,对着桃木床的床顶辗转反侧,头上一面绣了紫竹图案的帐顶,被黑暗中的一双眼睛来回往复的瞪了无数回,以至后来有光无光,闭眼睁眼,都能清楚分辨出根根肥瘦,叶叶短长。

再后来,不知谁家鸡打初鸣,窗外东方天尽处,显出了一丝鱼肚白。

起来更衣。

衣服丢在宫里,到柜子里找另一套官服。没点灯,就着初露一点熙光,翻抽屉,拉格子,拾翠丫头手勤,倒是早早熨好了放着。

拿出来要换上,却是“啪嗒”一声带出个东西,落在地砖上。

我盯着那物看清了,腿上先失了劲,退后一步挨到床沿,颓然顺着坐下。

……红彤彤的狐裘领子,软趴趴伏在地上。一抹赤中两只黑豆似的小眼睛,仿佛在突突转着,嘲笑其人少不更事,后知后觉。

沉默半晌,对着它叹了一口气。

出门登车,未几转过胡同口,说是赵记包子遣了伙计送早点的挑子刚转到这条街,停车,见对方启了棉布,两担热气腾腾的包子。

挑了一个豆沙馅的握在手里,挑了一个肉馅大的递给小六,我吩咐他,“剩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