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似乎知道旁边站着的是豆豆,爷爷转过头朝着他,接着,居然艰难地抬起一只手来,用力地想撑开那双沉重的眼皮。

爷爷嘴巴微张着,发出“啊啊”的声音。

“看……不见……,豆豆。”

“爷爷……”

“看不见,豆豆”是爷爷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只过了半个小时之后,爷爷就没有知觉了,大概就是为了见豆豆最后一面才强撑到了现在吧。

两天以后爷爷走了,豆豆一直不闭眼地陪在爷爷身边,忍不住的时候就到院子里哭一会儿,哭完了就回来继续坐着。

葬礼之后又过了两天,豆豆和张慨言回学校了,回了学校的豆豆像换了个人一样,以前爱笑爱闹的劲儿全没了,一整天都默默地坐着发呆。在学校在宿舍都不说话,跟谁也不说,除非张慨言来,否则对于其他人的问话他只是机械地点头摇头嗯一声啊一下,没一个完整的音节出现过。

面对前所未有的低气压,秃子和乔丹率先撑不住受不了了,俩人商量了商量,决定由秃子出力,乔丹出财,每天一下课就去接张慨言,由他单独对豆豆进行辅导。

关于目前豆豆对待张慨言态度上XX度的大转变,用乔丹的话说,那简直和西藏解放同一个概念: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秃子认为,哥们儿之间,再怎么别扭,到关键时刻,还是比别人亲,这次看出来了吧?

问题的关键在于,豆豆现在只跟他哥们儿一个人交流,跟其他人全部都处于自动屏蔽状态。

又过两天,秃子回宿舍之后就唉声叹气,看一眼豆豆叹一口气,最后往自己桌前一坐,拿出纸笔来,写了撕撕了写,硬是废了一个笔记本儿咬烂了两根儿圆珠笔揪掉了几十根儿头发最后写出了一部惊世骇俗的伟大作品,秃子自己称其为“泣血之作”。

秃子的作品从流通方面来讲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小众文学,其终端读者只有豆豆一个人;从整体风格上来讲是绝对意义上的严肃文学,虽然最后有人从中品出了很强烈的轻喜剧甚至暴笑剧的味道。

另外,这篇文章从创作时长来讲,花费的绝对是宏篇巨著所用的时间,但从文章篇幅来讲却极其短小精悍。从其数易其稿的架式来看,这文章绝对会是精品,但从其成品最终的命运来看,却……不提也罢。

秃子是这样写的:

豆豆嗳:

我是你英俊哥(秃兄姓李名英俊字秃子号媳妇儿裙下走狗),自打你回来就没见你笑过,英俊哥现在是吃得也不多了睡得也不香了走路也没劲儿看谁也不好了,昨天你英俊嫂子霸王硬亲英俊哥的时候英俊哥都没有以前小鹿乱撞的纯洁感觉了,豆豆嗳,你快好过来吧,哥哥还等着你还哥的纯洁来呢。

豆呀,哥觉得……,那个什么,反正你这样儿不好,你琢磨琢磨吧,琢磨清楚了就别这样了哈。

你英俊哥

XX.XX.XX

李英俊偷偷趴门缝儿边观察,心说凭我这篇堪比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作品,还劝不了个小屁孩儿?

结果,那小屁孩笑了笑,那笑还没从眼珠传到眼角儿呢,又没了。

秃子长叹一声:我他妈算是没办法了!

“什么你就没办法了?”

“我操救星你可来了,快把你媳妇儿弄走吧,受不了了,我媳妇那么温文尔雅的人都说我最近变沉默了要跟我绝交呢。”

“让同志们放心吧,今天哥哥就把他拿下!”

“祝你成功!党和人民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等着吧,等死你。”

张慨言一推门儿,程知著正在倒水,嘿,真是道奇景儿,据他所知,豆豆从来都是宁肯渴死也不愿意起身倒水喝的。

“豆豆,出去走走吧。”

“甭叫我小名儿,我都已经快19了。”

“不是,主要你这名儿太难听,我叫不惯……”

“这名儿是我爷爷给我起的,怎么难听了?我爷爷希望我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我还没来得及问问他怎么才能做到呢。”

“哎哎哎!我可警告你你甭又给我哭,甭事事儿都搞得跟个女的似的,知道什么叫睹始知终吗?就是看到孩子出生就应该明白他有一天会死,爷爷很幸福豆豆,只有爷爷这样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善终,没吃一点儿苦没受一点儿罪,没像别人似地在病床上被折磨地不成人形,豆豆你说,爷爷这样不算幸福吗?咱俩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