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在飞机上碰见。那年陈苒为了拍摄《盲从之冬》,搭乘了飞往札幌的班机,当时,也在飞机上跟何弋儒相遇。

一月底,刚刚过完国内的农历新年。

飞机降落在新千岁机场,陈苒在助理冯柳媛的陪同下,一道走出了关卡。他来得低调,又被雪藏了一年,什么都不用遮掩,平时如何就如何,完全没有被认出来。

倒是何弋儒,他去年夏天的电影今年初在日本公映,他和导演来宣传。事先不知是被当地媒体挖到行程,还是他主动私下透露,出口处聚集了不少他在日本的影迷,一个个激动得好似随时都会晕倒一样,满心热盼着自己的梦中情人。

这样鲜明的对比,让尴尬先一步出现在冯柳媛脸上,她把围巾往脸上拉了拉,朝戴着鸭舌帽低头推行李的陈苒笑得窘然。

原先面无表情的陈苒看到女生这副模样,咧嘴笑了,伸出手指捻掉不知什么时候粘到她脸颊上的一根细短毛线。

《盲从之冬》的剧组去年年底就来了,拍的都是B组的戏。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超过三十岁,热闹又寂寥地留在当地过新年。

陈苒因为和公司的纠纷问题,一直拖到现在才进组。前些日子他和隋素通电话,隋素还说如此也好在家里过个年。

可是,想到过年时家里的那个境况,在电话这头的陈苒苦涩地笑,没有声音。

他们走出机场,站在路边找接机的人。没过一会儿,冯柳媛就拉了拉陈苒的衣袖,指向一个不远处一个正在东张西望的矮个子青年,“是不是他?”

对方很快也注意到他们,定睛一看确认是陈苒,脸上立即摊上了憨厚可掬的笑,走过来就鞠了个躬,用蹩脚的中文说,“你好,在下藤本聪,是A组的剧务。隋素导演吩咐我来借你们。”

他刚刚说完,里头那群疯狂影迷就簇拥着他们的超级偶像出来了,弄得机场外头乱了一阵。

陈苒的行李车被秩序变乱的路人撞到,藤本聪眼疾手快,立即和冯柳媛一道扶住了那车行李,推到比较空余的地方去。

“车在哪里?”看到这么乱糟糟的,陈苒有些心烦,问滕本聪。

他的日语让剧务瞪圆了眼睛,回过神来连忙指路,也用日语说,“请,这边请。”

陈苒连忙和他们两个一起把行李车推过去,手忙脚乱地把几箱行李都丢到后备箱和后座上。

上车以前,陈苒回头看了一眼那群鼎沸的人。何弋儒在保安和助理的帮助下往保姆车的方向走,还回头朝热情影迷挥手。

保姆车的门早就打开,何弋儒上车以前,往人群外头望了一眼。

陈苒看得清清楚楚,他朝自己笑了笑。他回视着何弋儒充满戏谑之意的眼神,淡淡地勾起嘴角,也不去看他有什么反应,转身钻进了车里。

札幌的雪祭还没开始,城市的各处都还在做着初步的准备,看不出一点儿热闹的模样。滕本聪是函馆人,在读大学的时候学过中文,出来却找了份不相干的工作,只因为大学期间培养起来的对电影的热忱。

他告诉陈苒,剧本里某一场很重要的看夜景的戏,已经定在函馆出外景了。如果到时候时间允许,还可以带大家四处逛一逛。

或许是因为他知道陈苒会说日语,彼此没有了交流的障碍,谈天起来说得天花乱坠。陈苒的日语毕竟只学了一年多,语速太快的时候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但他无心去听,也就不为此着急。

另一位男主角终于要进组的消息早就在剧组里传开来,陈苒他们在旅馆里面安置好,冯柳媛立即去附近的商店买了热饮,跟着他一块儿到片场。

当时隋素正跟刘奕辰说戏,见到陈苒来,就把剧本交给了刘奕辰,让他自己继续细细揣摩。

他搂过陈苒的肩膀,往导演椅的方向走,笑着问,“旅途还顺利吗?”

“嗯。”陈苒手里拿着一杯热可可,连忙递给他,“这个,刚买的。”

“谢谢了,真细心。”隋素招呼陈苒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这几天光线好,我想抓紧时间把那几场关键的戏给拍了。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雪,我们拍那场在居酒屋初次见面的戏。你没问题吧?准备好了吗?”

陈苒点头,他这一年多几乎什么都没干,也没有收入,就指着这部电影了。剧本他看了无数次,所有的场次,所有演员的台词他都背得滚瓜烂熟。

“好。”隋素握了握他的手,皱眉道,“怎么这么凉?”说着,把热可可放到了他的手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