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作者有话说: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久到紫胤真人已经离开了天墉城,无人知其去向,身为天墉城掌门的陵越已经修成仙身,须发皆白。执剑长老百里屠苏遵守着和自家师祖的约定,将七弦琴放在了琼华派遗址所在的冰窟,隔三差五的就去四周巡视一番。某日,百里屠苏刚刚将四周的结界进行加固,承天剑台的剑忽然齐齐嗡鸣起来,连带着百里屠苏手中的函灵剑,也开始嗡鸣。眉心一点朱砂痣的少年慢慢转过身,看到了悬浮在中央的七弦琴一缕一缕往外逸出金色的雾气,那些雾气缓缓聚拢在一起,渐渐凝结出一个白衣之人的身影。白衣之人微微低着头,双眸紧闭,只有那眉心一点朱砂印记,像是流动的火焰一般隐隐泛着红光。百里屠苏心中一阵惊愕,却又很快归于平静,他试探性的开口:“先生?”

承天剑台的剑全部停止了嗡鸣,只有百里屠苏手中的那把函灵剑还在不断低鸣。白衣之人周身的灵气波动渐渐趋于平静,他睁开了双眸:“……是你……百里屠苏……我究竟……睡了多久……青鸾呢?为何不见他?”

“师祖他……”百里屠苏忽然摇了摇头,“自那日起……师祖便已离开,至今……杳无音讯。”

太子长琴脑中飞快划过一些片段,最后的画面停格在身着破烂道袍的那人拖着玄铁锁链,手持还在不断往下滴血的望舒剑,浑身魔煞之气的朝着自己走来。那双原本清澈温暖的眸子隐藏在额前长发下,泛着猩红色的光,整个人恍若从修罗狱场中爬出来的凶煞恶神。伸手扶住了自己的额头,太子长琴看相百里屠苏:“青鸾……他……那时,究竟是——不……不可能,那副模样,分明是堕天入魔的征兆……”

“师祖曾言,自己不过是斩杀了善尸,而后去自己该去的地方。从今往后,世间再无太子长琴,先生……只是凤来,而在下……只会是百里屠苏。”

“该去的地方……他……还能去哪里?”太子长琴皱起眉头,“青鸾……他可还有说些什么?”

百里屠苏移开了视线,轻轻摩擦着手中的函灵剑:“师祖最后一句话是……‘长琴,再见,再别不见’。”

白衣之人在听到那句话时,微微一愣,随即不可抑止的低低笑了起来。百里屠苏面色复杂的看着那人一直在笑,轻轻摇头,抬手向着白衣之人作揖:“按照约定,先生既已醒来,百里屠苏所该做的事情就已结束。先生,屠苏告退。”

空旷的冰窟中回荡着白衣之人的低笑声,和眉心一点朱砂痣少年的脚步声。百里屠苏走出了琼华派遗址,看着漫天风雪渐渐遮掩了入口,最终头也不回的离开。白衣之人笑了很久,在无意识触摸到七弦琴上的花纹时,忽然停住了低笑,他开始细细摸索着琴身,在触摸到那个浅浅的纹路时,忽然攥紧了双手。那是一个被磨掉的“鸾”字,只有剩下旁边的“来”字无比清楚,就连琴身的花纹,也并非凤鸟,而是鸾鸟,不知为何被磨得难以看出来。白衣之人颓然坐在冰阶上,低下了头。【青鸾,在我灵智未开之时,你早已化形。在我还是摇山仙人之时,你早已成为征战四方的神将青鸾。而当我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和你比肩,你却已经以身合道。每一世,每一时,每一刻,你都比我快上了那么一步,我以为自己走快一点,就能够追上你,却是到了最后才发觉,那些看似可以忽略的距离,累积在了一起,就变得遥不可及。你我终究……呵……参商难连……】

【长琴,再见……再次分别……永不见面。】

默默的一路走一路数着,在走到第三千零一步时,踏出去的右脚猛然有种踩空的感觉,楚青霜急忙往后退,伸出手在地上摸索了一阵,才摸到冰凉的液体,其间灵气浓郁,似乎就是火神祝融所提及的通往汤谷的河流。运起避水诀,楚青霜纵身跃入河流之中,冰凉的液体很快蔓延至周身,却并不让楚青霜觉得难受,相反的,那些浓郁而纯净的灵气渗透至魂魄,让他觉得原本狂躁的煞气被洗净,身心一起归于平静。放松了神识,楚青霜很快陷入梦境。

也不知过了多久,周身的灵气渐渐变得稀薄,感觉到有光,楚青霜睁开了双眸。

自打查出来“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得知皇帝的哥哥才是真命天子,包拯对官场忽然心生倦意,便去了一所书院当起了教书先生。听着书院里的孩子们念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包拯想起自家四处游玩不知去向的母亲,默默的叹了口气,继续看书。

展小昭一路风风火火闯进书房时,却连个人影也没看见,喊了好几声“包大哥?公孙大哥?”,旮旯里的一堆书中忽然钻出个身着白衣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