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副院长张建龙负责的总装备部项目,在申报时本来就手续不全,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现在全国高校里面这种情况也很多。但是这个项目涉及到高级别保密信息,审批却非常快。后来张传志把这个项目给了同系的邓传志做,我们得到消息后进行查证,找到一些材料,而总装的李副总,正是是70年代建交后的第一批留美人员【注3】……”

“……颜良昱第一次回国是在去年10月,名义上是受邀在几个重点高校作讲座。在S大期间除了与白玉堂有接触外,与张建龙,邓传志的接触也比较多。丁兆惠同志负责了绝大部分监听,艾虎同志主要负责教师以及学生中间的一些基础信息收集,白玉堂方面就当时看没有显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放松……”

“11月28号晚上的流氓冲突事事件,根据丁兆惠和齐衍同志的现场分析认为,一个可能性是试探是否有我方人员在监视。白玉堂受伤是意料之外,丁兆惠和齐衍同志临时决策按兵不动基本是正确的……”

墙上的挂钟指针稳速前行,会议室很安静,除了偶尔咳嗽,茶杯盖碰撞的清脆声响。

“根据后来齐衍同志在学生中间收集到的信息,张,邓在颜良昱回国后与其联系明显增多……”

“……大连会议上颜良昱第二次回国,主要是和邓接触,并通过邓和张取得进一步沟通。据我们观察目的是以诱反为主。邓同方在这次接触中触动比较大,但是仍在摇摆。为避免打草惊蛇,我们决定继续观察……”

“本月初我们收到消息颜良昱准备第三次回国访问S大,在向上级汇报之后决定采取行动。“昨晚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汇报结束,谢飞静静的站在原地。一群人一边记录着什么,一边低声讨论着什么。坐在正中靠右的一个人皱了皱眉,似乎是犹豫了下,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展昭同志,你和白玉堂——”

没等他说完,谢飞马上条件反射似的开口,“报告领导,这是我个人问题,但是牵扯到了我们的任务工作,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比较大的影响和后果。具体详细情况我已经如实上报给直属上级领导了。最终的处理意见还要等。我个人完全服从组织决定。”

几个人似乎没想到他这么痛快,面面相觑一阵,不知道说什么,都有些尴尬的神色。会议室顿时静默了下来,最后,坐在正中的一个人似乎是有些忍不住了,嘴角动了动,旁边的一个人马上捅捅他,小声说,“老李,你之前还怎么说来着?现在信了吧?”被称作老李的那个人有些无奈,恨铁不成钢的看了谢飞一眼,“时代变啦,现在的年轻人啊……对了,老包怎么没来?”

散会后,展昭一个人留在会议室里,望着窗外出神,已经是春天,却依然有着料峭的寒意,微微有些绿意了的花枝还有些羸弱的样子。王处长踱过来,拍着他的肩,“小子,栽进去啦?”展昭回头,“王处,其实也没……”王处长一挑眉,“老展家的愣小子,看着你长大的,跟我还不说实话?干我们这行的,几十年了,什么没见过啊。”又感慨着,“老包倒是气得脸又黑了一层……”展昭听这话,转过身来,看着王处眼里掩盖不住的调侃,“我们嘛,也能理解他的心情。好不容易培养的爱将,说跑路就要跑路了……”

【注1】中苏冷战前尼克松副总统向五十年代访问美国的赫鲁晓夫建议选派苏联留学生赴美留学。苏联派了39名留学生,全部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反。 三十年后。 在CIA的直接领导下,这些留学生(包括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经济顾问雅科夫列夫和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兼第一总局即海外情报局局长卡卢金等)完成了从内部搞垮苏联的使命。

【注2】前身是国防科工委,搞出了两弹一星的那个。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之一,是负责组织领导全军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设有综合计划、军兵种、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通用装备保障等部门。

【注3】1979年初邓小平访问美国,在与美国总统卡特所签的协议中,将中美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中国派了第一批52名留学生及访问学者。

(21)

白玉堂坐在办公室里,手臂上的纱布隐约沁出血渍,还没有转成暗红。对面的三处处长欧旭神情严肃,举起手中的一叠文件,“白教授,这里是我们掌握的你的履历和一些重要活动的情况,还有涉案的一些物证物品,需要你核实并且签字。这是这次事件相关的重要工作内容,请你配合。”

声波像在巨大空洞里不断回荡,叠加,失真,衰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