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双份特制辣酱无压力。他已经辣得眼冒金星,脑袋嗡嗡响,以至于kent的话在耳朵里听起来具有了雷电交加般的轰鸣效效果——“我以前学钢琴的一个同伴现在成了傅聪的学生,所以我们在一起是天意,是缘分,是上辈子就注定的。”

那一瞬间,白玉堂有一种错觉,只觉得那张金发碧眼俊美无比的脸,还挂着嘴角边一抹辣椒油,正深情款款的朝着他朗诵,“为了这一刻,我在佛前已经求了五百年。”

尼玛,父母是文艺工作者这遗传因子也不是这么滥用的吧?你一美国人你能再琼瑶一点吗?能再席慕容一点吗?将来你是不是还得来句——“玉堂,你还记得当年五大湖畔的Kent Silver吗?”【注3】

“当年”这个词不能随便用。从逻辑上来说,那必须是曾经有前传,后来有续集。

=================================================

【注1】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演员,是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中唯一的华人首席演员,也是全世界最年轻的首席演员。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人物,并成为继刘翔之后第二个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青年。

【注2】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所创办的《云门舞集》被誉为世界一流的现代舞团。

【注3】还珠1998年首播,以当时的爆红程度和影响力,我依稀脚的隔着太平洋的白小堂同学应该也是知道的哈,就算不知道,在之前这本书也挺红的了,他的国内同班保不准就有那么几个女生粉琼瑶奶奶的。

(6)

白玉堂和kent的前传开始于MIT举办的中国地下电影周。在那之前,作为《星球大战》的死忠粉丝,他们加上Torran,还有电影协会的副会长Fernando,一个墨西哥男生,四个人曾经一时热血上脑一夜奔袭几千公里,一路上只靠burger king维持生命,中美经典黄段子维持清醒,跑到南加州大学【注1】去瞻仰卢大神年轻时练级的地方,顺便在那里看了星战三部曲的导演剪辑纪念版,一连近8个小时看完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获得了一种倒时差般的效果。在返回的飞机上,四个人才敢把兴奋的汗水浸湿的普通白T恤脱掉,重新换上印着MIT LOGO的校服,毕竟,那地方到处游荡着UCLA和斯坦福的学生,MIT的人头戴近视眼镜手持光剑出现在这种地方会被嘲笑的。

号称看过此片不下三十次的Fernando很为片中沙漠部分的取景是在墨西哥完成的感到骄傲,并且试图论证天行者拥有墨西哥血统,论据是卢克身上穿的那件灰不溜丢的麻布袍子很明显是墨西哥民族风格。但是Torran认为天行者只不过是崇尚波西米亚生活方式的文艺青年战士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Fernando的结论并不完整。白玉堂和kent囧囧有神的看着他们,很是无奈——孩子,药不能停啊。

白玉堂第一次看到星战系列是在高中时候同学们租借的vcd,那也是他看到的第二部美国科幻电影,第一部是《E。T》。那种感觉跟他小时候看到《霹雳贝贝》时完全不一样,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尽管只是vcd和电视机,不过史诗就是史诗,劣质画面和音效并不能掩盖其光辉,就像美人荆钗素服不掩其国色一样。然而现在的影院版的冲击力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心潮澎湃之余,敏于细节的白小堂同学还是很为黑武士和天行者采用了日本武士的打斗风格而小小的酸了一下,这和他后来第二年初看到《黑客帝国1》时的感觉是一样的——黑暗背景里流线一样不断坠落变化的绿色字符统统是日文假名,尽管这些假名完全是来自于汉字部首的草书变体。可是,who knows?或者应该说,who cares?大家注意到的只是救世主neo穿着和服学习空手道,更专业一些的影迷注意到的只是日本人完成了整个电影的酷炫电脑特效。尽管他们也只是美国的特效公司的外包而已。不过人家可以用这种方式打上logo,而made in china只是呆在超市廉价商品标签上不起眼的角落,上面还有一排更醒目的黄色大字,“on sale”。

白玉堂回来之后倒了一天的时差后就表现出了过度亢奋,吵吵嚷嚷的就要举办中国电影周活动。协会会长是台湾移民,十分赞同他的主意。于是一群人忙来忙去,市政府的文化教育基金很快就批下来了赞助资金。一切都显得十分顺利,不过在挑选电影方面大家多少有些分歧。然后白玉堂在跟国内同学网聊时人家随口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