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网上聊天是什么?”不知是谁很客气地问道,马上又听到其他什么人小声地回答他。

“好像是用电子邮件那样互相传送文字,即使是跟素不相识的外国朋友,也可以使用个人电脑谈些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呢。眼下正在年轻人之间流行,我那大学生儿子最近似乎也经常上网聊天哪。”

高仓朝声音的方向点了点头。

有时候在聊天室里,网友们的问题会集中对准参加这个论坛的高仓,问怎么看日本政府的景气对策。回答时,高仓无意中透露自己就职于康和银行,聊天室里就有人积极地跟他套近乎。因为光在那种场合话说不完,便决定交换电子信箱,今后互相取得联系。自那以后,即便离开论坛,也可以一对一地互致电子邮件,亲密地争论各种话题。就连这次跟梅森•图拉斯特银行的合作,他好像也从新闻里知道了,便给了他许多忠告。说梅森•图拉斯特接近康和银行,也是因为打算以康和银行所持有的不良债权为原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高技术产品。能否尽量便宜地将原材料弄到手,是他们增加利润的关键,可那绝非易事。不过要是跟康和银行合作,那就将变得特别简单了。

“从我们行榨取了他们自己需要的东西后,对梅森•图拉斯特来说康和银行就将变得一钱不值了。因此那位朋友告诉我,就算是合作,我们也应该打起十足的精神,仔细推敲那些条件,反过来以利用他们的交易技术那样的姿态去面对。”

“那家伙究竟是哪里的什么人。他在哪家投资银行?叫什么?”本多追问高仓道。

“那……”

高仓第一次感到为难,不知如何回答。在论坛上相识,互相告知电子邮箱,但并未确认对方的真名实姓或所属的银行。当初自报工作单位是康和银行,于是对方便跟自己亲近起来,高仓认为,听他说话的时候很容易就听出那都是肺腑之言,因此直到现在也没特意去问对方的名字或银行。

“喏,瞧瞧,大概说不出来吧。所以我说是不负责任的。”

本多得意忘形地挺起了胸膛,宽阔的肩膀,浓黑的眉毛,那模样看上去更增添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

“不,他的知识是货真价实的,理论和解说也都很棒。估计他是在美国的大型投资银行,而且是地位相当高的人没错。”

“别胡说八道了好吗。在互联网上互发电子邮件,这种东西有多少可信度呢?而且,给你那样的情报,对他来说到底能得到什么。反正这肯定是没见过面就不用光明正大地自报家门的人之间不负责任的对话。参与这种对话只会白费时间。不会是迷恋电脑游戏的孩子吧,真不知道相信这种玩意儿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呀。这可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把戏。”本多可能还对刚才的事耿耿于怀,他环顾一下董事们又继续道,“诸位,我们当然不是会受这种无聊意见蛊惑的孩子。希望一切都能交给我们项目推进小组。”

然后,本多仿佛要恢复自己的步调似地一手掌控了会议。

“那么,关于这次的资本合作,大藏省或日银那边都没问题吧。”本多向山田常务叮问道。

“那方面的准备工作滴水不漏呀。正如大家知道的,樱井行长本人就是大藏省出身的,再加上森副行长以前也在日银呆过。无论怎么说我们对当局采取的措施可是万无一失的呢。而且不如说这次跟梅森•图拉斯特的联合,最初还有大藏省那边牵头的意向哩。至少听说这次达成的协议,大藏省向对方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

“可不是嘛。果真是那样啊。哎呀,刚才要是先说这些话,就不会听到这么年轻的高仓君在喋喋不休啦。”

本多高声大笑,显出正中下怀自鸣得意的样子。周围的董事们注视着本多和高仓的争论,也都一时不知所措,但看到会议似乎有了着落,一个个便都换了一副放下心来的表情了。

高仓觉得,看这样子自己已经回天乏术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银行始终都不能有所改变。正如至今还定期发来电子邮件的那位理智的朋友S先生所指出的,只能祈祷不会看到康和银行凄惨地哭泣了。

可话又说回来,高仓刚告知自己的康和银行职员身份就亲近起来的那位S先生本人,究竟是哪儿的谁呢?高仓开始动起心思,细想过去不曾留意的那个男人的存在了。

8

宫岛秀司称作工作室的房间,在纪尾井町的公寓四楼。这跟和家人一起生活的世田谷的住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