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张总笑着说:“我算过了,也就银行的四倍上下吧。”

陆明远很自然就想起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这位张总的一分,只怕是据此计算来的了。这个月息在他看来是高了点儿,但又怎样?革命导师卡尔?*早说过了,金融对内是掠夺,对外是战争。高利贷的本意就是一种严重的掠夺行为。这两千万他按常规月息七分放贷出去,一年利息就是百分之八十四,也就是一千六百八十万,扣除成本后仍有五成利润。陆明远沉吟有顷,说:“张总,你要的月息一分我答应你,可你这两千万存入我公司是一年而不是半年。”

唐小雪马上嗲声附和说:“陆总这么好说话,张总你就存上一年好了。钱到哪儿不是存呀,存到银行去或别的什么投资公司、典当行,哪有这么高的利息?”对唐小雪来说,月息百分之一还是百分之二跟她无关,但这两千万所存时间的长短就跟她的奖金有太大的区别了,存上半年她只能得五十万,存上一年则是一百万了。

张总举杯喝了口酒,把杯轻轻一放道:“先半年吧,合作愉快的话咱继续合作。这钱放到哪不是存?总不能把它放到保险柜里锁着是吧?”

陆明远便也知道这位张总对他们这一行是有所了解的。他们放贷的时间一般是三至四个月,短的十天半月,最多不超过半年,一年的谈都不要谈。这是因为时间一长,变数就大,对借贷者就难以控制。谁都知道这年头看事事会变,看人人会变。张总对这中间的了解,不用猜是唐小雪的缘故。当初唐小雪为了把两千万揽过来,自然要向“上家”介绍公司的一些经营内幕。这做私募客户的要点有点像是做信托,资金方和资金管理方建立在相互的信任上。陆明远倒也是理解资金方客户的心态,他们又要高利息,又要绝对安全。社会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滑稽,当初因为揽储向“上家”宣讲的一些知识,待到“上家”同意存储了,反倒成了他把握尺寸的度了。这有点儿像普法宣传,本是教育人们知法守法,可有的人却拿去犯罪,用以逃避法律的惩罚。不过,这位张总只怕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以此让唐小雪跟他保持着必然的联系。为了让张总半年后续存,唐小雪理所当然地要同张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了。

大庄家 第二章(8)

陆明远不再废话,举了杯说:“为了表示我的诚意,为了咱们长久合作,这次就算我为张总免费服务吧。”

张总哈哈一笑,举杯跟陆明远碰了,看着唐小雪说:“你看你看,陆老板为人民服务可是不计报酬的,不像有些人,只知为人民币服务,从实惠出发。”

陆明远朝唐小雪丢了个眼色,唐小雪道:“既然两位老总已经谈妥,这里就把合同签了吧。那两千万张总明天把它打到我们公司指定的账户上就是了。”

张总说:“这么急干嘛?”又说,“也好,就在这儿签了。”

每与“上家”有饭局,陆明远的都彭包里都兜着备份合同,这样做省了很多时间。再就是如今的事情变数太大,有的“上家”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一个晚上就改变了主意。按陆明远的意思,张总的钱一到,他立马贷给郭总推荐的那位“下家”。两千万放在他手上,一天支付“上家”的利息就是近七千块;按百分之七计,他放贷给“下家”的利金一天是近五万块钱。作为一个资金老总,陆明远不可能不算这笔账。他在合同上照说定的月息填了上去,然后递给张总。张总接过,玩笑着说陆老板的办事效率高呀。说明天他会安排财务科长来办理转账手续。

签了合同,继续喝酒。张总很是能喝,陆明远要小姐再来瓶XO。不知怎的扯到眼下热门话题美国次贷危机。陆明远告诉张总,美国的次贷跟中国的地下钱庄是一回事。美国次贷业务多的地区经济很发达,中国地下钱庄多的地区经济也很发达;美国次贷出借给商业银行借不到钱的人,中国地下钱庄也是出借给商业银行借不到钱的人;美国次贷的利率远高于一般商业银行,中国地下钱庄的利率也是远高于一般商业银行;美国次贷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股票转嫁给其他国家,中国地下钱庄风险则转嫁给第三方;美国次贷后果导致金融危机,使企业倒闭,中国地下钱庄后果同样导致大批的企业倒闭停产。可是,美国次贷是合法的,而中国地下钱庄却缺乏合法性,屡受政府围剿和打击。其实,除了洗钱业务,地下钱庄的许多业务从《合同法》或者《民法通则》的角度来看属于合法的民间合同行为。要知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最本能的冲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下钱庄的行为是合理的,至少是合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