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2/4页)

江湖集》,以后又陆续刻印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等。这些诗集的刊刻流传,扩大了这群诗人的影响,形成了一个组织松散、诗风相近的诗歌流派,后人便称之为“江湖派”。广义的“江湖诗人”人数众多,包括姜夔、刘克庄、戴复古、赵汝遂、高翥、方岳、叶绍翁等,还有“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人。他们多是流落江湖的中下层文人,反对江西派诗风,比较重视诗歌的抒情性,提倡清丽新巧、精致空灵的诗风,其诗歌也多表现凄情落寞的心境和淡泊高逸的情怀。一些诗人的名篇意境优美、语句流畅,大受人们喜爱而流芳千古。如赵师秀的《约客》、翁卷的《乡村四月》、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这些诗篇至今仍广为流传。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出生于乡间儒士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以先贤欧阳修等为榜样,立志做忠臣烈士;18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经王应麟推荐,被宋理宗亲自擢为进士第一名,历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南宋灭亡后坚持抗元斗争,因兵败被俘,坚贞不屈,从容就义。他所作诗文较多,有《文山全集》。文天祥前期诗歌多赠和之作,深受江西诗派影响,常常搬弄典故辞藻,比较平庸。在抗元战火中历经沧桑之后,其诗风大变。他后期诗歌主要学习杜甫,有《集杜诗》二百首。他以诗为史和以诗明志,风格直露急切,苍劲悲愤,表达了他对民族危亡的深沉忧患和忠贞爱国精神,这些诗篇结集为《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等。他的事迹和诗篇都是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扬子江》、《过零丁洋》、《金陵驿》、《正气歌》等是中国诗史上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优秀诗篇,传诵至今,流芳千古。

南宋时期,吟诗填词之风盛行。流风所及,就连一些征战沙场的战将如韩世忠、岳飞也有作品传世。《全宋词》卷148录韩世忠的词3首:《临江仙》(冬看山林萧疏净)、《南乡子》(人有几何般)、《满江红》(万里长江)。《全宋词》卷177录岳飞的词3首:《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这些出身行伍的将领能写出境界非凡的词篇,正说明了当时诗歌教育的普及程度与显著成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宋之际出现了杰出的女诗人李清照,至少说明当时中上层社会的女子能够接受良好的诗歌教育。南宋时期出现了较多的女诗人,既有名门淑女,也有青楼才女。《全宋词》里辑录了女诗人的许多光彩篇章,虽然有一些人连姓名也被遗忘,但她们以卓绝的才华在诗歌史上留下了翩翩倩影。如唐婉、吴淑姬、严蕊、乐婉、张玉娘、章丽贞等。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生卒不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她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年,自幼聪颖绝人,饱读书史,过目不忘;三十岁丧夫,守节教子,守志而终。她一生作诗词较多,晚年因遭火灾,文稿被焚毁;其子黄铢仅搜集到人们口耳相传的词作六首。如《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这首悼亡词最为人所称。其子黄铢是学者兼诗人,著有《谷城集》五卷和《楚辞协韵》等。

唐婉,字蕙仙,生卒不详。她是陆游母舅唐诚的女儿,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唐婉嫁给表兄陆游后,两人的亲密感情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陆游被迫妻另娶。唐婉而后嫁给皇族后裔士人赵士程。1155年,陆游在沈园偶遇唐琬,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词。唐婉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此后不久,唐婉便抑郁而终。

吴淑姬本名已失,湖州人,生卒不详。出生于寒儒之家,其父为秀才。她聪明貌美,能诗善词,被一富家子弟强占,反被诬以奸淫而遭定罪判刑。府衙僚吏观审后置酒席,命她脱枷侍饮,以冬末春初之景为题作词自咏,即席作《长相思令》:“烟霏霏,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太守因此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