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人家多好的一个姑娘 (第1/2页)

筒子楼里的户型普遍不大,叶永居这间也就是个五十平的小三房,小客厅勉强摆了个木质沙发,还有些斗柜什么的,剩下就是走路的道了。

这会被儿子儿媳带回来的大包小包一挤占,本就狭隘的空间更是连下脚的地儿都没了。

老两口一人抱着一个大胖孙子,目瞪口呆着望向那堆积如山的包裹,都给整无语了。

这行李多得也太夸张了点,要不是事先知道儿子儿媳只是回来过个年,他们都要以为这小俩口是要搬回京城长住了呢!

将最后一个包裹放下,夏颖莹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笑着道:“爸,妈,这都是我从乡下带过来的土特产,还有我平日里闲着没事时自己做的,还有让朋友帮忙做的一些小玩意儿,不成敬意,还请你们笑纳。”

老俩口回过神来,方云娴嗔怪道:“你俩回家就回家了,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回来呀!”

叶永居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了,这会也是叹为观止,开玩笑道:“是啊!这么多大包小包的,亏你们也上得了火车,那公交车的师傅就没赶你们下车?”

“火车上有寄放行李的地方,下车时去取就可以了。公交车师傅可能看我们难得回城一趟,也没为难我们。”

为了掩饰空间的存在,夏颖莹现在撒谎是越来越溜了,一本正经道:“我这个丑媳妇第一次登门见公婆,礼数肯定是要做到位的,你们不要嫌弃就好。”

为免他们误会夏颖莹用自己给的钱置办的,叶裳瑞适时地补充道:“这里大部分都是阿莹平日在山上采摘的山货,没花什么钱,衣服鞋子用到的面料,也是碰上供销社打折买的,都没什么钱。”

老两口面面相觑了一眼,都哑住说不出话来了。

刚听说小儿子娶了个乡下孤女时,他们都以为这门婚事纯粹就是在扶贫,也做好了接纳乡下穷儿媳的心理准备。

如今看到这一客厅的包裹,他们只觉得汗颜,还有些不是滋味,哪怕这些包裹里放的是些最普通不过的红薯土豆野菜木柴,那也是极为用心的厚礼了。

要知道,即使是在京城这样的地方,每天饿肚子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就算是他们这些有存款有家底的,每天也是数着票子节俭过日子,绝不敢铺张浪费的。

夏颖莹看了眼腕表,瞧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挽起袖子主动道:“爸,妈,时候不早了,你们该饿了吧?我随便做点,你们将就着吃吧!”

儿媳初来乍到,老两口哪好意思让她动手,赶紧揽住她道:“不用不用,你们刚下火车肯定很累了,还是先去歇着吧!我们来做就好!”

“对!你俩都去休息,我和你妈手艺虽然谈不上多好,但做点家常小炒还是可以的。”

“没事,我不累!”夏颖莹走到几个包裹旁,从中挑出装食物的袋子拎起来,笑盈盈道:“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就帮我照看大宝二宝吧!这两个小家伙都不认生,只要跟他们多玩会儿,他们就很黏你们了!”

叶永居和方云娴就巴不得好好地看看大孙子呢,见她坚持,也就给她指了厨房的方向,任她忙活去了。

叶裳瑞陪夏颖莹去了一趟厨房,带她熟悉厨房里的布置,

夏颖莹打量了一下四周环境,见里面收拾得井井有条,纤尘不染,不由赞叹道:“这厨房收拾得真干净,一看就知道爸妈都是讲究人。”

叶裳瑞沉默了下,轻声道:“以前这些事都是由阿姨来做的,自从搬到这儿后,他们才开始学做家务事的。”

他父母都出生于富贵家庭,从小就是被人伺候着长大的,后来为了免遭人口舌,爷爷不得不将家里的佣人尽数遣散,只求低调保平安。

为了照顾好他们兄弟俩,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父母下了很大的功夫,渐渐成了家政和厨艺的一把手,尤其是他妈妈,这个曾经五谷不分的大小姐,如今都能变着花样做上一桌子菜了。

他没有展开细说,但夏颖莹也已经想象到了,心下不觉有几分动容,感慨道:“这个转念不容易,也是辛苦他们了。”

这话题有些沉重,叶裳瑞不欲多说,叮嘱了她几句,便回到客厅,开始整理放在地上的包裹。

老俩口抱着孙子坐在边上的沙发,一边逗着孙子玩儿,一边抽空去问小儿子话。

得知他在乡下就如在信里说的那样一切安好,老两口欣慰之余,对夏颖莹这个儿媳妇的感激和喜爱又多了几分。

夏颖莹祖上三代都是贫农,父亲还是个为国捐躯的烈士,要按着现在的标准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