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远赴魔都购买股票 (第1/2页)

林琳不禁感觉,苏昊这小子果然很聪明,而且他还有着敏感的政治嗅觉。 因为她想起了女儿曾说过的苏昊上学期间的简历。 没上过幼儿园(那时的幼儿园还极少),不到五周岁就读一年级。 好像从小学到初三,苏昊在班级一直是在十名上下晃荡。 中考成绩在县一中四百多名高一新生中排名四十来名。 按照这个成绩下去,高考时是肯定考不上本科院校。 因为临河县的整体教学质量不高,每年高考上本科的,不到二十人。 (1986年高考录取人数仅为57万,2022年考研录取人数为110.7万。) 但过了一个暑假,苏昊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以前,因为苏昊年龄小,个子也小,长得也很可爱,加上他活泼爱动还见谁都挂着笑脸,同学们都把苏昊看成了小弟弟。 因为他的名字,大家顺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小耗子。 苏昊的脾气很好,无论谁叫他小耗子,他从不生气,都会笑嘻嘻地答应着。 高一开学后,很多女生发现,原来比自己还矮一块的小耗子,竟然一下子比自己高了。 更让大家吃惊的是,期中考试结果出来,这个小耗子一下子成为全年级第二。 聪明,是同学们一致对苏昊的评价。 林琳心中再次感到可惜:这苏昊的政治背景太差了。 苏昊当然不知道林琳心中的震惊,即便是知道,最多也只是认为自己的智商不算低,但绝对不属于那种聪明绝顶之人。 至于敏锐的政治嗅觉,纯粹是有了前世的经历。 两世为人,见识过以后三十年的社会发展,他当然知道处于开放初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两人又聊了一会,林琳给孙德文打了个电话后,便带着苏昊前往孙书记的办公室。 专职副书记同样分管组织部,林琳的上位,少不了孙德文的支持,林琳很乐于和孙德文拉进关系。 对于林琳和苏昊的到访,孙德文很开心。 作为一年多就退休的他来说,现在基本上处于摸鱼状态。如果说还有啥能让他提起兴趣的事,那就是开怀畅饮了。 待林琳告辞后,苏昊开门见山地说:“书记,我想晚上请您喝酒,不知您老有没有时间?” 孙德文哈哈大笑,“别人请,我不一定去,但你这个知己请,我必须有时间。” 苏昊语气中带着感动,深情地说:“多谢您老厚爱,小子深感荣幸。” 孙德文指着苏昊笑道:“装过了,太假。跟你在一起喝酒,喝得开心高兴。我跟你说,你那首诗,我跟很多人说过,他们都知道你小子是我的知己。” 当晚,苏昊带着姐夫季东来和表哥,陪着孙德文书记和张明宇尽兴畅饮。 为了表示对两位书记的尊重,苏昊花了四百多,买了两瓶茅台。 这次,苏昊喝酒不多,主要是敬两位领导。 饭后,苏昊和姐夫送孙德文回家,并送上了一编织袋野味。 张明宇,则由其儿子张卫平送回家。 第二天上午,苏昊来到苏华平的家里,将苏华平写的纸条递给了其父亲。 下午,苏华平的姐姐姐夫来到苏昊家,将六千元交给了苏昊。 当苏昊准备写借条时,被他们拦住。 鉴于两家的关系,苏昊也没有争执下去,只是笑着承诺,请他们一定要放心,到明年5月底,至少会翻倍还给他们。 这样,从苏华平那里一共拿到了八千元。 傍晚时分,张卫平马长青刘德刚范建强四人来到了苏昊家里。 “耗子,我们听卫平说,你要借钱买神马股票,跟我们说说是咋回事?”刘德刚一见面就大声嚷嚷道。 “到屋里坐,我慢慢跟你们解释。”苏昊笑着招呼大家进屋坐下。 待大家坐好,苏昊将有关魔都股市及股票的相关资料简单给大家讲解了一下。 “这玩意能挣钱吗?万一全亏了咋办?”一向沉稳的张卫平皱着眉头问。 苏昊很自信地回答:“炒股有赚就有赔,但我对股票有一定的研究,可以保证至少不会赔。” 张卫平点点头说:“好吧。对于股票这种新东西,我们不懂,也不敢碰,你自己多当心。” 四人留下了两万块钱,每个人五千。 晚上,苏昊在家里请大家一顿吃喝,反正从洪区镇带来不少野味。 两天后,苏昊带着姐夫季东来坐上通往魔都的火车。 出发之前,苏昊还专门给远在帝都的大哥苏星打了个电话,并将自己对股票的看法及接下来的计划全部告知。 可惜,手头不宽松且工作太忙的苏星,对此不感兴趣。 苏昊只能等到大哥春节回家后,再慢慢做其工作了。 十二月十五号中午,苏昊和季东来赶到了魔都证券交易所。 利用身份证开户之后,苏昊带着姐夫在四周转悠了一圈。 结果发现,这里的住宿都特么地太贵了。 在一个偏远的小旅馆住了两晚后,十七号上午,避开高峰期,苏昊带着姐夫再次来到证券交易所附近。 吃过午饭,两人从银行里将存款折里的所有钱都取出,装入挎包。 好在,此时正是冬季,外面有军大衣的遮挡,看不出里面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