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党建试点执行小组 (第1/2页)

1991年2月20日,正月初六,下午,苏昊和苏华平坐车来到了洪区镇。 今天,是年后上班的第一天,两人本该早上就到达镇里,只是这个年代政府部门的管理还比较松懈。 别说下面乡镇,就连县委县政府,很多人都还到不齐。 即使来上班的,也往往是迟到早退,在单位打个逛,就吆五喝六地出去喝酒了。 不过了正月十五,不少单位都是松松垮垮。 节后上班第二天,苏昊早早就拿着已经盖着农经站公章的申请试点报告来到了镇长和书记的办公室前。 等到九点多时,镇长和书记才不慌不忙地来到。 在苏昊就说明了情况后,因为年前两人已经接到过县组织部的电话,两人没有二话,就盖上了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公章。 当天下午,苏昊和苏华平就带着盖好公章的报告回到县里。 这次因为是公事,再加上年后镇里没什么事,一向对苏昊很看重的陈恩奎,在问明苏昊会驾车之后,直接将那辆北京吉普的车钥匙给了苏昊。 苏昊在毕业回到家乡还没上班时,就办好了驾证。 这个年代,只要有点关系,在很多县城拿驾照根本就不需要考试,只需要花一些钱就行。 带着苏华平,是苏昊想让华平哥在领导前多露露脸。 林琳的办事效率很高,不到一个小时就办好了批准手续,并将相关文件交给苏昊,让他带回去上报给镇委镇政府。 这项活动,类属于党务,但因为苏昊等执行小组的人员归属于镇政府,所以需要向镇党委和镇政府分别备案。 林部长还交代,她已经跟省委组织部联系过,该实践活动的经费,将在一周之内拨付,要求苏昊带领执行小组做好先期准备工作。 翌日上班时,苏昊就带着苏华平开车回到了洪区镇。 看到书记镇长还没到,苏昊和苏华平便召集‘领头雁基层组织实践活动’执行小组的六名成员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苏昊一字一顿地将县委组织部的文件缓慢朗读了一遍后,说道:“大家可能还不清楚,这项活动的起源,是因为组织部林部长和我合写了一篇文章被省党建杂志刊登。省委组织部决定由此开展试点,在咱们洪区镇进行这项实践活动。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活动,也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更是造福百姓的实践活动。咱们必须认真执行,坚决完成。” 苏昊将那份党刊分给众人之后,慢慢看了一圈众人,说道:“为了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我和苏华平主任根据你们之前的一贯表现,根据你们的能力,经过反复衡量之后决定,吸收你们为洪区镇‘领头雁基层组织实践活动’小组成员。” “拟定这份执行小组的成员名单时,因为是在放假期间,无法和诸位及时商量。如果哪位不愿意参加,可以申请退出,我再重新拟定名单上报到县委组织部。” 当初选择小组成员时,苏昊和苏华平商议后确定,选择的原则是:肯吃苦,工作认真,态度积极,年轻,有上进心,最好懂点饲养猪羊。 在这个年代,临河县的农村家庭,几乎家家都饲养过猪,也有不少农户也养过羊。 在农经站,有多位从农校毕业的人员,其中一位叫徐连强的,就是丘阳市农校畜牧专业毕业的。 等了两分钟,见无人提出退出小组,苏昊继续说道:“看来大家对参加这个小组,没有异议。我提醒大家,这项活动一旦失败,所有成员都将背负着无能的污点。但若是成功,自然每个人都会获得成绩。毕竟,这是县委组织部主导的活动。可以说,咱们每个人,都在县委组织部挂上名了。” 大家的脸上顿时都露出喜色。 “因为我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因此县委组织部指名我为小组的组长。副组长为苏华平主任。我在此要求,小组内的任何人,都必须听从我和苏华平的领导,不怕吃苦,不辞劳累,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做到吗?”苏昊最后大声问道。 “能。”众人齐声回答。 苏昊笑着说:“很好。我希望大家都记住今天的回答。据林部长交代,省里下拨的这笔专项资金是五万元,将在十天内下拨到镇财政所。近期我们要做的就是,详细分析集体养殖需要做哪些工作。之前,我和华平主任罗列了一些,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我们俩担心还有所遗漏,一会咱们再仔细商议。” “对了,因为咱们平时还有承担农经站的正常工作,所以可能比以前要辛苦不少,经我向林部长请示,自活动开展之日起,每名组员每个月将给与50元的生活补助,并将根据大家的工作表现颁发适当的奖励。” “好。”大家顿时都开心地大叫。 有名又有利,哪怕是辛苦点,谁还不开心。 “谢谢两位苏主任的提携。”一个又黑又瘦的小伙子双手合十对着苏昊和苏华平连连作揖。 此人正是前年从农校畜牧专业毕业的徐连强,刚刚转正不过半年多。 不过,可能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上学较晚,徐连强和苏昊同岁。 徐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