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陈恩奎指点张庆国 (第1/2页)

张庆国有些诧异地看着陈恩奎,问道:“书记,我知道你一直看好苏昊。苏昊也算是有点背景,其个人学历高,也确实有一定能力,以后的前程肯定不会差。但我一个排名靠后的镇委委员,日后为了他却得罪镇长甚至书记,真的有必要?谁知他以后发达了,还会不会想着我的好?” 陈恩奎点点头道:“你考虑的很对。一个人哪怕再有前途,只要他不懂得感恩,我们都没必要示好。只需公事公办平常待之即可。关于苏昊是薄情寡义还是知晓感恩,我从几件事上基本上看清了。” 陈恩奎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苏昊是苏华平带来的,之前两人的关系肯定不错。你看这个试点项目开展后,苏华平依旧基本常待在农经站,出力很少,苏昊不但将苏华平列为副组长,还让他掌握着这个项目的财政大权。” “上次县领导来视察时,我曾招呼苏昊进去陪酒,林部长当时主动让苏昊喊她阿姨。我发觉,林部长的语气中隐约有一丝歉意。之后我让人在县城里打听了一番。得知苏昊和林琳的女儿杨慧苏昊多年同学,且苏昊曾追求过杨慧。” “按道理,苏昊长得一表人才,高学历,又很会来事,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有个这样的女婿。但是,林部长却坚决反对。至于是和原因,事关领导的家务事,我不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陈恩奎说到这,猛抽一口烟后,吐出烟气,拿起桌上的一本杂志,朝张庆国抖抖,问道:“庆国,对于这篇文章的发表,你怎么看?” 张庆国一脸羡慕地说:“厉害,佩服,这一下子就入了上级部门的法眼了。苏昊的前途可期。” 陈恩奎点点头说:“这篇文章是苏昊和林部长合写的,但谁都能看出来,应该是苏昊独自一人完成,林部长作了些指导修改意见。但无论如何,署上名后,这篇文章都会给林部长带来不少荣光。” “我不知苏昊当初为何会想起写这篇文章,但我知道,苏昊不但有才,还很会做人。他写完这篇文章后,应该是主动让林部长署名的。大概林部长也没想到,当初的一次示好,得到了这种回报。” “从这些就能看出,苏昊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陈恩奎又对张庆国问道:“林部长这次从常务副部长一下子跨过好几步,晋升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你怎么看?” “听说林部长出身的省城林家,是个名门大户,我估计是林家人活动的结果。”张庆国答道。 陈恩奎不置可否地说:“具体情况我不知晓,但我认为,这篇文章所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 张庆国想了一会,点头说:“还是书记看得清楚。” “我给你分析分析,苏昊现在的情况是,从最上面说,已经算是入了省级部门的法眼。若是试点项目圆满完成,我估计苏昊绝对会在省组织部门挂上号了。中间层次,组织部林部长承受了苏昊的情,以后自然会对他青睐有加。但在基层,等我退休后,基本上算是没人支持他了。他现在的级别低,就像一棵庄稼幼苗。虽说阳光充沛,也有人浇水施肥,但也怕被害虫专门针对。这时,谁若是在他身边能随时力挺保护他,他会怎么想?” 张庆国重重地点头道:“书记,我明白了。多谢你的指点。” 陈恩奎哈哈一笑,“哈哈,咱们是啥关系,无需客气。” …… 苏昊跟高大鹏说的要组织人手扩展台子,并不是他为了推脱高大鹏而找的借口,这是他的真实想法,并且会马上展开的工作。 现在,整个养殖活动算是进入了轨道,四个小组人员也常驻在各个小组,全天候看护观察。 可苏昊心中却是很担忧,他想起两个月之后的泄洪。 目前,这些牲畜的宿舍,都建在地势低的地面,一旦洪水进入洪区,结果不言而喻。 面对泄洪这种不可抗拒的天灾,即便是这些牲畜全部被冲走淹死,苏昊估计,上级也不会怪罪他们。 但是,这么多的牲畜,花费了国家这么多的资金和大家的心血,目的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一些的生活。苏昊怎能将它们轻易放弃。 这就需要在泄洪前,将牲畜全部转移到台子上面。 只是,当前湖心的台子面积都很有限,除了村民的住房外,空余地方较少。 好在,当前是农闲季节,试点小组的经费还有剩余,苏昊决定,雇佣村民,扩大台子面积。 在昨晚和苏华平交流后,一向对苏昊信任有加的华平,完全赞同了苏昊的建议。 看看手表,才十点来钟,苏昊便骑上自行车,赶往湖心台庄。 来到距离最近的刘家村胡台庄附近,苏昊就看到了野外成群的猪羊在绿草盈盈的野地里觅食。 鹅鸭的叫声此起彼伏,中间还偶尔传来牛羊的和鸣声。 迎着和煦的春风,徜徉在春日的暖阳下,看着眼前这一幕美丽的画面,苏昊感到心旷神怡。之前被高大鹏带来的恶心感,瞬间消失不见,心情顿时变得无比舒畅。 仔细打量一圈,苏昊看到六组的组长孙健,试点小组的成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