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检查各小组工作 (第1/2页)

十点钟之后,苏昊开车前往湖心庄台去了。 在请假前,五个村民小组的扩展台子工作早已经结束,就连牲畜的棚圈,都基本完工。 此时,应该是各项工作全部结束了。 来到最近的刘家村胡台庄六组附近,苏昊就看见组长孙健,村书记周伟,村长齐林,小组人员胡平四人正站在一起看着觅食的猪羊们。 看到一辆车过来,四人一起望了过来。 苏昊在跟前停车下来后笑道:“你们怎么恰好在一起?” “哈哈,是苏主任。” 既然笑着迎上前。 苏昊掏出烟,除了不抽烟的胡平,每人一根。 三人接过烟,看看,周伟笑道:“主任,这是好烟呀。红塔山,好像要十块钱一包,只是我从没抽过。” 苏昊笑着点头道:“今天你们就尝尝这烟咋样。” 三人点着后都深吸一口后,纷纷说道:“好烟,一点也不呛人。” 苏昊说:“尽管抽,还有。” 三人都笑着猛抽起来。 胡平说道:“组长,台子上的棚圈和看牲畜人的住房都在前天搭建好了。书记和村长没事了,就过来看看牲畜。” 村长齐林苦笑着说:“主任,你是不知道,看到这些牲畜长得这么好,其他村民都羡慕得不得了,经常到村委会找我们。我俩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到这里躲躲。” 苏昊点点头,郑重地说道:“村民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请你们转告大家,我现在正在和一家公司接触,商谈明年由他们出现购买猪仔羊羔等,交给大家放养。但到了年底,这些猪羊等必须交给他们以合理价收购。” 按照苏昊的设想,最好是由镇里成立一家公司,专门负责此事。 这个公司要和农户先签订好协议,开春时赊给农户猪羊鸡鸭等幼苗,年底负责收购并贩卖到外地。 待以后公司发展起来,可以开办屠宰及其他肉食加工及冷链运输。 但他不是镇领导,没把握说服镇班子。毕竟,听说镇里好像也确实没钱。 “是吗?那太好了。”周伟和齐林两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听后,喜得几乎蹦起来。 苏昊点头说:“是的,现在还正在谈。希望很大,但其中的细节,还需要反复商议。” “只要能挣钱,条件好说。”周伟说道。 苏昊说:“你们放心,我也会让大家和商家都尽量多挣钱。毕竟,双方都合适,这买卖才能长久。” 齐林竖起大拇指道:“我见过这么多镇干部,不能说没有为百姓着想的,但想到好办法的,只有你一个。不愧是大学生。” 周伟突然对着苏昊就是一个鞠躬,说道:“多谢苏主任。” 苏昊一惊,连忙摆手道:“支书,不要这样,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看到大家生活困难,我心里不安呀。” 在苏昊抛售完股票之后,他就有一个想法,让镇里成立一家食品公司,采取和村民联合的形式,进行野外饲养生猪或牛羊。 资金方面,由他出面担保,镇里贷款。 这种方式,既能帮助百姓致富,又能不需要买地盖饲养场,在投入较小的情况下就能赚到钱。可谓是一举两得。 以后,还可以建屠宰场,建冷库,搞冷链运输。 当然,也可能出由富裕起来的各个村组联合起来,发展牲畜饲养的下游产业。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便坐上面包车,向村里驶去。 上车后的众人,又是一顿惊呼。 因为除了那破旧脏乱的班车,四人都没坐过这么干净舒适的座椅。 在新扩展的台子上下,苏昊仔细地查看着每一处。特别是台子的夯实度和住人房屋的牢固度,是苏昊重点检查的。 新地基,如果夯实度不够,雨水一泡,这一片台子都会塌陷。 好在,施工前苏昊一再强调,施工期间苏昊和小组人员以及村支书村长村组长等都一直在监督,新台子的夯实度很好。 按支书的话,这夯实度绝对不比老台子差。 新建的看护房为六间土坯房,很宽敞。 为了防止雨季期间因危房的倒塌砸死人,苏昊打算,在雨季来临后,将住在危房内的村民都迁到这边居住。 若不是资金不足,苏昊会将台子扩展得更大,盖上更多的房屋。 最后,苏昊对四人说道:“诸位,雨季马上就来了,需要大家做好几件事。第一,从明后天起,孙健和胡平你俩要组织人,每天晚上把牲畜往这里面赶,让它们养成习惯,以免到时候现赶时牲畜不听话。第二件,就是麻烦书记和村长了。希望你们让每个小组长动起来,把全村中的危房摸清楚。一旦遭遇连降大雨,就立即组织人将住在危房里的人,都迁往村委会,或村小学教室,或这看护房,或迁往住房条件叫好且有空房的人家里。我估计谁也不希望看到危房砸死老乡的情况吧。” 周伟齐林孙健都一脸诧异。 第一件事,大家当然很好理解,这第二件事,就过于紧张了吧。 “苏主任,每年都有雨季,也没发生危房倒塌的事。这样做,是不是有点……” 苏昊的态度很坚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然,若不是强降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